觀點投書:從韓國瑜小內閣窺見政治折衷的藝術

日前準高雄市長韓國瑜發佈27位小內閣名單。(資料照,徐炳文攝)

隨著即將就任的韓國瑜市長公布完整的小內閣名單,網路上喧擾近一個月之久的用人批判,或也將暫時告一段落,接續就等待其就任之後,能夠帶給市民怎麼樣的新氣象了。相信在眾多網友的批評指教聲浪中,已臻『網紅』等級的韓國瑜,勢必在網路聲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就其任命的人選來看,網友們『舊勢力復辟』、『黑金再臨』、『派系分贓』、『老藍男』等評價並未失真,表象上確實存在著如是的選人趨向。

唯自己比較納悶的是,有能耐憑藉著在網路上掀起一陣『韓流』、以空降之姿大勝長期在地耕耘的對手,韓國瑜對網路生態難道還不夠清楚麼?怎麼會不懂鄉民們引領風向的模式呢?我想,除非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抑或本就有心將舊勢力包裝成新浪潮,否則,試問誰會做出如此自毀長城、在未就任之前便自我討噓的舉措呢?

基此,我假設韓國瑜市長並非不智之人,則接續的問題,就在於解析箇中的用人哲學,其背後是否有體現著某種政治現實呢?顯然,從整個選戰的歷程中,其團隊所展現出對於網路生態的敏銳度,我想無庸置疑,這也是其脫穎而出的極大關鍵。當時便不乏有學者在探討著:『究竟網路聲量是否能夠轉化成為實際的選票呢?』從簡單的結果論來看,答案或許是肯定的。但倘若從高雄市正副議長的搭配、乃至於整個尋找小內閣人選的過程,若說當中不存在派系斧鑿的痕跡,似乎也沒有人會相信。

由此可見,縱然選戰人氣仰仗的是網路號召,但實際上進入到肉搏的陸戰場域,傳統派系在其中所挹注的資源,才是空氣票催化為選票的關鍵。基此,若不在可茲運用的人事權限上,對派系來個投桃報李的對等回饋,將來在市政的推動上,恐怕將陷入到同室操戈、處處受肘的窘境。換言之,我傾向於將韓國瑜市長當選後這一連串的人事爭議,認知為是對派系的一種『答謝』之意,當然,您也可以說這是『酬庸』。

麵包師傅吳寶春在官方臉書發表「兩岸一家親,支持九二共識。」聲明,指「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引發台灣輿論抨擊,為此求救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圖/徐炳文攝)
麵包師傅吳寶春在官方臉書發表「兩岸一家親,支持九二共識。」聲明,指「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引發台灣輿論抨擊,為此求救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資料照,徐炳文攝)

但是,這樣的人事安排,是否充分代表韓國瑜市長個人的用人意志呢?我認為未必。毫無疑問的,韓國瑜團隊是相當熟稔網路的風向操作,猶記得在選前之夜,網路上不斷釋放出陳其邁陣營將召開記者會,公布韓國瑜曾經駕車撞死人被判刑的消息。如今回想起來,撞人事件是確實的,又傳播這些訊息的,絕對不可能是期欲召開記者會的綠營(畢竟沒人會在舉行記者會前先行消毒吧!),合理推斷,應是韓陣營、抑或支持韓國瑜的網軍所為。易言之,這種在事件發生之前、預先使其『見光死』的手法,對於韓國瑜團隊而言,早已是爐火純青。在選後人事安排上,據此如法炮製,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報導: 侯友宜公布小內閣完整名單!謝政達、陳純敬與吳明機出任新北市副市長 更多文章

端看整個小內閣尋訪與公布的過程,我分為三個主要事件來談:(一)大老的名單:甫勝選之初,網路上便傳出有不少黨內大老紛紛對小內閣人選下指導棋,甚至有人直接將所有局處首長的名單填妥直接交給韓國瑜,私相授受的行徑,受到網友們的大加撻伐。當時不乏影射所謂的『大老』,正是前高雄縣長楊秋興,使其從副市長的熱門人選,如今落得揚長而去的結局;(二)原委會主委人選:最初公布的原委會主委林國權,曾經涉及吸金的案件,致使在人選公布後,網路上一片譁然,儘管韓國瑜出免緩頰,但仍舊不敵輿論的高反彈聲浪,使林國權知難而退,選擇放棄任職;(三)海洋局長人選:小內閣完整名單中,海洋局長朱挺玗顯然是最具派系色彩的代表性人物(前高雄市議長朱安雄之女),提名未具有相關海洋專業的她,毫無疑問是向派系妥協的舉措。但是,在網路上議論其曾經涉及賄選而議員當選無效定讞的過往,揶揄韓國瑜用人已成『更生人協會』的情況下,迫使朱挺玗主動出面闢謠,並且婉拒擔任海洋局長一職。

韓國瑜強調就職典禮會延續選舉期間的同樂會風格,就職典禮當天晚上還會有音樂表演。(圖/徐炳文攝)
韓國瑜強調就職典禮會延續選舉期間的同樂會風格,就職典禮當天晚上還會有音樂表演。(資料照,徐炳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