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很不一樣的人生,我和男友就是在兩種不同的教養方式長大的孩子。他的父母是鼓勵型的教育,大概是老來得子的緣故吧,但凡他提出的所有事情,父母永遠都是採用肯定和鼓勵的方式和他對話;而我的父母是傳統的華人家庭,早早告訴我世界的殘酷,小時候我跟他們說長大的夢想,他們不會肯定我,只會告訴我未來會面對的挑戰。
例如,當我說想出國讀書,他們會直接開啟連珠炮模式,用一連串的提問轟炸,他們會問我:
「知不知道要花多少錢?」「除了學費還有生活費,妳哪裡來的錢?」「出國以後要住哪裡?」「學習成績夠好嗎?」「英文分數夠高嗎?」「出國讀書以後是想留在國外嗎?」「如果要回來的話又能改變什麼嗎?」「薪水會比較多嗎?」
最後可能還會再補上一句,妳真的能做到嗎?妳真的有想過這些問題了嗎?如果做不到怎麼辦?
年輕時,我非常不能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我總覺得這些質疑代表著他們不支持我的夢想,為什麼他們就不能鼓勵我,讓我放心去做想做的事情呢?直到我遇見了前任才懂得,無論是鼓勵還是質疑的教養方式,都有利弊。
剛開始交往的時候,我很佩服前任,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和質疑都是充滿自信,典型的被愛孕育長大的孩子。不像我,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不用等別人質疑,我就會先自我質疑。
和他交往穩定後,他來我家吃飯,他離開後,我父母又用了他們慣常的方式,找出我會遇到的所有問題,告訴我,與他的相處會很辛苦。
一開始,我還對父母發脾氣:「你們從來不會支持我,不論是我想做的事情,還是我喜歡的人,你們永遠都在挑毛病。」
「我們沒有,我們只是告訴妳,這段感情妳會很辛苦,他被保護得太好了,喊他吃水果的時候,桌上就一盤水果,明明妳也喜歡吃的,他卻一點都沒留給妳。」
「這只是他第二次來我們家做客,這麼一點小東西都沒有眼力,更不用提以後的生活了吧。」
媽媽說得很直接,她又提出:「還有上次妳買的栗子蛋糕,他不喜歡裡面的栗子就全部挑給妳吃,我女兒是垃圾桶嗎?妳也不是特別喜歡吃栗子,這樣不懂得尊重的男人,爸媽是真的不放心。」
「我也沒有討厭吃栗子啊,大不了以後不吃丟掉就好了。」
我嘴硬地回答,但老人家的眼光太毒了。交往後期,我才發現被愛孕育長大的孩子,稍微一過頭就是被溺愛的巨嬰,再蠢的話語和想法都會先被他的父母肯定。好人都讓父母做了,三十歲的人,十來歲的心態,寵著他就上天了,來硬的他就逃避。我本想找個人一起遮風擋雨,結果風雨都是他帶來的。
遇到這種巨嬰情人,我只能告訴大家,要不跟他的父母一樣做好人,寵著他,以後的一切都是我承擔;要不就是做壞人,但我又不想要做壞人,骨子裡狠不下來,這道題太難了。
他很少考慮我的感受,只會考慮自己的需求被滿足了沒,越是親密的關係,他期望得到的回報就越多,通常就是直接索取。
在巨嬰的眼中世界充滿善意,賺錢如此容易,花錢更是過癮。「人要對自己好一點是他們的信念」,你必須有耐心,循循善誘地引導他,不然他會覺得這不過就是一點小錢,你為何要這麼計較。
他又很愛面子,講話不顧別人的感受,當他說的話傷害了你,你與他反應後,他會說是你誤會了,而不是道歉。遇到事情,第一時間不會反省,而是要別人負責。在他的世界裡,無法接受自己有問題,錯就是你錯,就算他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好,也可以挑剔你的態度不好。
簡而言之,我的巨嬰前任做事沒有規劃,說話不經大腦,人生不必考慮未來,及時行樂最重要。
有一次我在工作開會,沒有及時回覆他的訊息,等到開會結束後聯繫他,他消失了整整三天三夜,對我所有的訊息不讀不回。等到我們再次聯繫的時候,已經是第四天了,我不滿地問他:「為什麼要玩失蹤?不覺得很幼稚嗎?」
這件事讓我徹底失望了,我當時雖然沒有立刻回覆他,但工作一有空檔就儘快讓他收到我的訊息,而他滿腦子都只有報復。霎那間,我突然明白父母的話:「他是個不懂尊重人的男人。」
我腦海中突然蹦出《甄嬛傳》的一句經典臺詞。當甄嬛發現自己在皇帝四郎心中,只是死去的前皇后──純元的替身,對皇上聲淚俱下的怒吼:「這幾年的情愛與時光,終究是錯付了!」
我沒有像甄嬛那樣崩潰大哭,但身心俱疲的脆弱感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思考了幾天,這段感情還值得我再繼續嗎?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我想了半天,我察覺到這段感情不能說斷就斷,否則依照他的個性,他或許會做出傷害我的事。
我決定用三個月的時間漸漸減少聯繫,慢慢冷淡他,雖然我們沒有住在一起,但各自的住所還是存放著對方的一些東西,我試著不著痕跡地帶走自己的東西。
我終於對他說分手,他一聽到這兩個字就崩潰了,一開始先指責我,說他早就有這個感覺了,我一定是外面有了別人,接著又是哭又是鬧,就是不願意離開我,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
他的反應比我想像中還大,我看到他的眼淚有點捨不得,當下我把不滿的情緒告訴了他,尤其是那次他對我的冷暴力,直到現在都還歷歷在目。
他再三保證不會再犯,也不會再對我使用冷暴力,那些我不喜歡的他都會改。當時看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樣子,我沒有心軟也沒有堅持要走,因為我知道如果不給他挽回的機會,他是不會甘願的。
那天晚上,我沒有離開他的住所,甚至在他的索求下和他發生了關係。他總是這樣,每次察覺到不安,就會想要用性的方式被撫慰,他會從這種方式得到安全感。
這應該算是我們感情第二階段的開始,我還是想要離開他,但這次我採用了緊迫盯人的方式和他相處;無時無刻地查勤,公司聚餐打電話,家族聚會聯繫他,每天一定要見到面,即便沒有見到面,我也要視訊通話,不給他一點個人空間和喘息的餘地。
三個月下來,我們的對話紀錄裡最常出現的幾個句子如下:
「你在哪?」「你在做什麼?」「為什麼不回我?」「你回家為什麼不聯繫我?」「你要睡了嗎?」
這些無理取鬧的話,我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不考慮會不會打擾人家,傳了好多好多給他,只要他稍微晚回覆,我就再傳:
「你說你會改,但你對我也不過如此嘛!」「你不知道我在想你嗎?」「我說睡了你不會打來跟我說晚安嗎?」
以我對他的理解,過度熱情會引來他的不耐煩,多次的不耐煩疊加到最後會使得他對我厭煩,最後順理成章,主動提出分手。
終於到了那天,他告訴我,他受不了我的緊迫盯人,他有很大的壓力,他要跟我分手,他說,他覺得我們個性真的
不合。
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他對我許下了一個五年之約。他說,雖然很遺憾不能在一起,但五年後如果身邊都沒有伴,那麼要不要再給彼此一次機會?
我覺得有點好笑,但還是假裝難過地順著他的話繼續往下說。我們交往不過三年,而我居然花了一年的時間才能徹底離開這個男人。
人非完人,長大以後我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客觀地看待事物,學會認錯、學會道歉,而不是把問題歸咎在別人的身上。當我認識到自己不是完美的,但可以變得更好,這或許就是一種成長。
我沒有把巨嬰前任的五年之約放在心上,而是開始追求我的留學夢想。我開始客觀看待父母曾對我說過的話。
「妳真的能做到嗎?妳真的有想過這些問題了嗎?如果做不到怎麼辦?」
他們提出來的一切問題都是現實給我的考驗,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父母是我們人生的領路人,帶領我們來到一道門前,但不是負責幫我們開鎖的人,也不是阻攔我們夢想的人。
我拿出工作至今十年的積蓄,花了兩百萬到英國讀了碩士,圓了我出國留學的夢想。
回國後一轉眼也到了五年之約了,這五年的時間裡,我和巨嬰前任只是偶爾聯繫,我透過臉書和其他的社群平臺得知他在兩年前已經結婚生子了,而我還是單身一人。
但我一點也沒有覺得不好,因為我也完成了我的夢想,無論是工作和學業都比當年想像得更美好。我真的很感謝當年的自己有勇氣離開,也很感謝當年的自己沒有放棄出國留學的夢想。
我在致詞時提到,當年出國留學,父母所提出的所有質疑。說完那番話後,臺下的老師和同學們笑成一團,還有人舉手說:「妳的父母也太實際了,這番話對一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女孩子來說,一定是很沉重的打擊吧!」
好在我的抗壓性夠強大,才能在堅持了十年之後,完成自己的夢想。我笑著對臺下的所有人說,我的父母並沒有不支持我的夢想,而是他們表達愛我的方式就是告訴我世界的殘酷,即便乍聽之下會覺得,怎麼他們老是在潑冷水,實際上他們只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表達他們對我的愛。
中國有一句老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以前我總是希望被鼓勵和庇護,我一度非常羨慕前任的父母給他一切的愛與包容,現在反觀我的巨嬰前任,他也不是過得不好,但他總是讓別人承擔一切,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伴侶。
而我的父母或許在當時提出所有問題,並不代表他們不愛我,他們只是在為我做出長遠的打算,讓我懂得在困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而我也始終是個被愛的孩子。
作者介紹|冒牌生
本名楊立澔,知名作家、社群經營達人、百萬粉絲團版主。臉書粉絲團人氣累積直達70萬人,總粉絲數達150萬人,曾獲《數位時代》個人粉絲團冠軍,不定時到各大企業、校園演講。
喜歡溫柔的文字,希望用書寫的方式,傳達正向療癒的訊息。目前寫到第十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