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的夜生活中心「梨泰院」於2022年10月29日慶祝萬聖節的人潮聚集,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造成159人身亡、196人受傷。慘烈的事故現場引發全球震驚,也成為韓國近年來最大的公安事故,對韓國社會劃下深刻的傷痕。
近日,梨泰院踩踏事故屆滿一週年,這一年間,事故是否獲得妥善的後續處理?韓國政府與社會是否有什麼改變?
梨泰院簡介
● 梨泰院位於首爾市中心,以多元的異國文化與夜生活聞名。
● 1950年代起梨泰院有大量駐韓美軍聚集,酒吧、異國餐廳、夜店聚集,發展為年輕人及外國遊客聚集的觀光區。
● 斜坡、階梯及狹窄巷弄較多,埋下事故的種子。
● 平時夜間、週末即人潮洶湧,萬聖節派對更是梨泰院的著名慶典,沒有主辦單位負責活動,但每年都湧入成千上萬的人群扮裝、喝酒慶祝。
梨泰院踩踏事故經過
● 新冠疫情2年停辦萬聖節活動後,2022年重新舉辦,吸引年輕人熱烈參與。
● 警方雖預估當晚梨泰院將聚集多達10萬人,卻僅部署137名警力。
● 晚上6時開始,警方和消防隊接獲數十通報案電話,表示事發地點人潮太過擁擠,可能發生事故,電話中甚至傳來許多痛苦的喊叫聲,但當時警方卻未妥善處置。
● 根據手機訊號量推算,晚間10時許梨泰院周邊地區聚集了高達7萬2千人,事發現場半徑300公尺範圍內則聚集了超過3萬4千人,還不包括沒有手機訊號的外國人。
● 事故發生於梨泰院地鐵站1號出口外的狹窄巷子,是要從地鐵站走到梨泰院主街的最近道路。地勢有些坡度,長45公尺、寬僅4公尺,最多僅能容納5至6個成年人並行,當日晚間開始卻湧入高達2千人。
● 大約在晚上10時15分左右發生踩踏事故,推擠行為產生骨牌效應,現場人體堆疊、卡住,造成窒息、壓傷。
● 事發現場地形造成救援困難,救援人員必須花費很多時間才能把遭到踩踏傷者拉出或救出。
● 各地派出142台救護車、14家醫院的救災醫療支援隊以及警察、消防員,但仍供不應求,救援隊只能就近在現場路邊為傷者做CPR,有許多民眾當場已明顯死亡。
● 大量死傷者湧入首爾18間醫院,當晚首爾各地救護車聲持續不斷,醫療系統難以及時承受如此重大的傷亡人數,各大醫院急診室陷入混亂。
● 事故主要傷亡者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死者平均年齡僅27.1歲,且有高達66.7%死者年齡介於20至29歲。
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後各方反應
● 韓國民眾陷入震驚與悲傷,一個晚上之內所有店家的萬聖節裝飾全數撤除,萬聖節活動紛紛取消。
● 尹錫悅總統將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至11月5日的一週被指定為全國哀悼期,各地成立了供國民悼慰死者靈堂,挨批「作秀」、「沒有實質用途」。
● 政府宣布提供每位死者最多1500萬韓元(約新台幣35萬元)的喪葬費和2000萬韓元(約新台幣47萬元)的救濟金,引發部分韓國人民的反對,表示不願為了「去夜店玩」、「慶祝洋節」的年輕人意外買單。 (相關報導: 「旁邊的女生5分鐘內斷氣、後面的男生開始吐血!」她倖存道出梨泰院生死瞬間,直呼超絕望 | 更多文章 )
梨泰院踩踏事故後續處理
● 尹錫悅總統雖要求嚴查責任歸屬,即使公安機構與警方的怠忽職守被指為事件原因之一,但一年後的現在仍沒有任何相關高層公職人員因為梨泰院事故受到彈劾或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