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泉觀點:台灣精神騎士黃光國

黃光國運用得自台灣的文化資源,不斷地以其理論理性或實踐理性追求更高的成就時,他追求「獲致地位」的行動,則會彰顯出獨特的「台灣精神」。(資料照,盧逸峰攝)

黃光國是不是一位台灣精神騎士?眾說紛紜。

2023年7月30日清晨台大心理系黃光國教授(以下簡稱KK)於旅途睡夢中安祥離世,8月4日韓國專家朱立熙轉給筆者,有關學術台灣人專家蔡其達對KK「傾藍傾統傾保守」與KK父親是御醫的評論:「黃子正的溥儀御醫身分,在黨國統治的年代徹底讓黃家喑啞數十年-----待黃光國長大成年,他不能『墮化』為獨派-----可惜學術底蘊不足的黃光國-----」,而文史專家管仁健8月1日即已質疑「自由派」學者KK,為何晚年變成「統派」?更勁爆的是朱立熙提證據給筆者,指控KK在1987年7月6日自立晚報KK的「每週評論」專欄文章「民主潮流擋不住」,整段式的抄襲朱立熙在聯合月刊的專欄。其實,還有更勁爆的,1990年8月18日思想家林毓生院士見到筆者,知道筆者的Advisor是KK時,劈頭就說prostitute。筆者淡淡一笑,其係指反覆使用發表。後來有個名稱是自我抄襲。而KK終身矢志的華人本土心理學被中研院院士曾志朗指控是「偽科學」,KK於2013回應與反擊10篇文章未結案。

20201022-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黃光國22日出席台灣光復75週年研討會。(顏麟宇攝)
黃光國對兩岸關係,從原先的自由派逐漸轉為統派。(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討論傾統與抄襲兩項攻擊之前首先說明,2013年KK是68歲,還未累積足夠的數據回應曾志朗。根據史丹佛大學依Scopus論文影響力數據所列的全球 Top 2% Scientists 2023名單,黃光國K. K. Hwang(近5年引用數3822,總引用數12558)係屬全球頂尖科學家,這是值得注意的。在中文世界,許多理工科學者或搞計量的社會科學者進入2%,一篇論文往往掛名很多作者,不見得稀奇,甚至類似曾志朗們直接被安排每篇論文都要掛名曾志朗夫婦以取現實資源。KK的論文幾乎都是單一作者,且幾乎不是計量,而是科學哲學與本土心理學。KK在國外或英語世界並無幫派或學派,在語言與主題均吃虧的情況下,卻能異軍突起。KK投機且很不投機的策略進入英語世界,未來中文社會的思想哲學型學者可突破者幾希?雖然Scopus以英語為主,且學術商業性強,不見得是絕對的學術貢獻,但78歲的KK以本土心理學論文榮登「全球頂尖科學家」絕對是重要貢獻,蔡其達所謂KK學術底蘊不足的評論並非公道。

這項重要貢獻更粉碎曾志朗對本土心理學,甚至心理學都是「偽科學」的歧視,因為原先中研院李遠哲院長、翁啟惠院長時期,基本上都支持中研院恢復心理所,但曾志朗卻跳出:中研院不需設心理所,改設認知神經語言科學所即可。更諷刺的是曾志朗歧視KK是「偽科學者」,KK卻榮登「全球頂尖科學家Scientist」,而所謂的科學家曾志朗院士,卻沒進入「全球頂尖科學家」。這項反差對比十分強烈。曾志朗們的「偽科學」指控,遠離「科學哲學」淪為「實證科學啦啦隊」的歧視應可結案。理工計量型是優勢,但思想哲學型是優位,河水洶湧,井水深沉,各有其擅,兩者互補,優勢何必歧視優位? (相關報導: 揭趙天麟小三是中國統戰成員 邱毅分析私照外流原因:最勁爆的還在後面 更多文章

其次,林毓生引用其師1974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海耶克,將學術工作者分為兩類:clear-minded頭腦清楚型與woolly-minded頭腦迷糊型。海耶克與林毓生傾向後者,KK傾向前者,而且清楚知道身在中文學界的缺點與吃虧,因此KK刻意地集中有限資源自我抄襲與修訂,終於1987在美國頂尖期刊AJ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刊登Face and Favor這篇論文。爾後,KK再度刻意的集中有限資源鞏固這篇AJS論文,反覆使用,展現「吾道一以貫之」的自我抄襲,幾乎讓同道搖頭與無奈:「又來了」。正如林毓生劈頭告訴筆者的prostitute一語。1992年5月1日林毓生在「一位知識貴族的隕落:敬悼海耶克先生」紀念文,引用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所說的「學術是知識貴族的事業」「他實際上是一個內心熾熱,具有強烈道德熱情的人」「勤奮的一生具體呈現了學術工作的召喚」。KK不是歐洲傳統的知識貴族,但林毓生對海耶克的上面描述,幾乎就是KK從1992到2023的生命實踐(KK每日凌晨2點起床寫paper到6點)。KK核心思想來自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另一個概念,亦即2013年11月17日KK在「曾院士的 integrity」一文中提到韋伯的「知識的誠篤」(intellectual integrity)。一個學者唯有在體悟到生命有限的可能性,而又決定對這種可能性負責,他才會嚴肅地承擔自己的過去,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未來-----呈現出「一致性」和「內在可理解性」。

20190307-藍綠講堂3:族群認同:台灣人VS.中國人,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甘岱民攝)
考試院長黃榮村表示,若給黃光國戴上統派獨派或藍綠的大帽子,也許表面上有些符合,但失之大矣,應非黃光國真正的面貌。(資料照,甘岱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