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23日發表一份重量級的氣候變遷報告,警告美國若不再採取措施應對全球暖化,美國到了2100年將縮減10%的國內生產總值,對於不相信全球暖化的美國總統川普來說,這項報告可說是一記警鐘。
2015年至今 美國氣候災損近12.4兆元
這本由美國國會授權,13個聯邦政府機關與科學家參與撰寫,再由白宮公布的第4版《國家氣候評估》(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報告第2卷,強調氣候變遷對於經濟、健康以及環境的毀滅性影響。報告指出,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已經變得更加頻繁、強烈,影響範圍廣大,持續時間也長。」報告更指出,自2015年以來,氣候帶來的災害已經讓美國損失近4000億美元(新台幣12.4兆元)。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對於人類健康、生活品質、經濟,以及支持我們的自然系統,挑戰都更加嚴峻,不僅空氣品質惡化,造成心臟與肺部疾病,將有更多由昆蟲傳播的疾病,熱浪也可能奪走更多人的性命,過敏症狀也將更加嚴重。
A new US government report delivers a dire warning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its devastating impacts on the health and economy of the country https://t.co/3uh4RLRyG1 pic.twitter.com/VBa2jg8bXy
— CNN (@CNN) 2018年11月24日
美國平均溫度恐升溫1.6至6.6°C 熱浪、海平面上升威脅生存
報告預測美國的平均溫度,美國本土48州自1900年以來,平均溫度已升溫1°C。報告指出,到了本世紀末,美國平均溫度將比現在再升溫1.6°C至6.6°C,視溫室氣體排放被大氣吸收的比率而定。此外,全球暖化將讓沿海地區因為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所苦,將降低土地價值,對於阿拉斯加與路易斯安那等靠海的州來說,沿岸淹水更可能迫使民眾必須離開家園。
報告具體估計全球暖化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到了2100年,氣候變遷恐將降低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10%,比2008年金融海嘯對美國GDP的影響還要加倍,熱浪引發的死亡將耗費1410億美元(新台幣4.4兆元),海平面上升將帶來1180億美元(新台幣3.7兆元)的災損,基礎建設損毀則須花費320億美元(新台幣9970億元)。
A new report links #climatechange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 like #HurricaneHarvey, and to future economic decline, infrastructure damage and health problems. Scientists say lower income Americans + those living in coastal areas will feel the brunt of climate change immediately pic.twitter.com/szgVw5o5DU
— PBS NewsHour (@NewsHour) 2018年11月23日
報告也強調,氣候變遷的影響多大,端看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政府能否立即、果斷地採取行動,減輕全球暖化的影響。報告提出3種主要應對措施:為溫室氣體排放訂價,例如向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的公司課稅;政府監管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運用公款研究潔淨能源。
川普不信全球暖化 白宮質疑報告準確性
這份厚達1656頁的報告,是美國聯邦政府每4年須依法產製的報告,上一版「國家氣候評估」報告在2014年5月發行,同樣直指氣候變遷已經對國家造成傷害,時任的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政府依據報告,制定「潔淨能源計畫」(Clean Power Plan)等政策,試圖削減燃煤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15年12月,歐巴馬與各國領袖共同制定《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不相信全球暖化,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鬆綁環保法規,去年美國「國家氣候評估」報告第4版第1卷出爐時,川普也曾駁斥報告,22日還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酷寒和長期的冷空氣可能打破所有紀錄:全球暖化怎麼了?」
Brutal and Extended Cold Blast could shatter ALL RECORDS - Whatever happened to Global Warming?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8年11月22日
報告刊出後,白宮指責這份報告並不準確,白宮副發言人華特斯(Lindsay Walters)表示,這份報告「大量根基於最極端的現象,與長期建立的趨勢互相違背,假定科技與創新有其限度,以及人口急速擴展。」
The report often clashes with President Trump's past statements and tweets on the legitimacy of climate change science, how much of it is caused by humans and what's causing increases in recent wildfires. https://t.co/d8nPtA9ha0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2018年11月23日
「黑色星期五」公布報告惹爭議 學者控川普政府試圖掩蓋
這項報告公布的時間正好在感恩節之後,美國民眾出門購物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引發爭議。報告共同作者、非營利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國際政策專家萊特(Andrew Light)直指黑色星期五「是個川普政府明顯的嘗試,意圖掩蓋這項報告,持續推動否認並壓制氣候科學的運動。」
儘管川普政府並未積極推動對抗全球暖化的政策,但這份報告仍有其效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地球科學教授奧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指出:「這項報告會削弱川普政府針對撤銷氣候變遷法案的法律案件,也將加強那些前往法院與川普政府對抗者的力量。」 (相關報導: 專訪吉里巴斯大使藍黛西》南太平洋的亞特蘭提斯!平均海拔僅2公尺的小島國,如何對抗海平面上升危機? |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