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開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2018Pulima藝術節」,今年首度策劃「節中節」活動,邀請澳洲墨爾本「YIRRAMBOI明日藝術節」的策展總監卡洛琳.馬汀(Caroline Martin),和四位原住民藝術家、新生代歌手和多方位的LGBT表演天后來台,以展覽、演唱會、錄像、工作坊等展演形式,創造台灣與國際原住民交流對話的平台,同時也呈現出打破刻板印象的原住民當代藝術活力。

「YIRRAMBOI明日藝術節」是澳洲墨爾本年年都舉辦的國際原住民當代藝術節慶,此行新任藝術節藝術總監卡洛琳.馬汀特別邀請地位崇高的長老,在11月7日的開展活動中舉辦淨化儀式,燃燒在台灣摘採的油加利葉,有點像台灣的過火儀式。兩地藝術家和工作人員在通過火盆中的燻煙中,感受淨化與祝福,氣氛喜悅莊嚴。

兩位澳洲原住民藝術家,分別帶來精彩的編織以及繪畫、錄像作品。藝術家葛蘭達.尼珂斯 (Glenda Nicholls)以編織和羽毛花創作,傳承自母親的外曾祖母,延續了自身家族歷史,並運用了針織、勾針、編織等傳統技法,多次在維多利亞州的美術館展出。
身為女性創作者的她,所編織的三件斗篷作品,象徵女性在原住民社會文化中的地位。第一件是歡迎斗篷,歡迎大家進入所在的場域。第二件白色斗篷象徵知識,表達對無所不知的力量的敬意。第三件大地色系的斗篷,傳達必須尊重和認知土地的存在。多件象徵女性智慧的作品氣勢優雅莊重,十分受到看展觀眾喜愛。
葛蘭達.尼珂斯說,過去使用傳統手工技法和工具,製作網子、籃子及羽毛花朵等手工藝品換取微薄收入,是祖先們非常重要的謀生方式。現因社會變遷,傳統技法與工具若無使用機會,一定會慢慢消失,使得現代藝術反而成了保存傳統的方式,讓祖先代代相傳的裝飾作品與手工藝技法延續,此行很高興能來台灣跟大家見面交流。
現居墨爾本的視覺及表演藝術家彼德.沃波斯-克羅( Peter Waples-Crowe)帶來用色大膽的繪畫和錄像作品,探索原住民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再現,並常出現澳洲犬為原住民族的圖騰形象和隱喻。
彼德.沃波斯-克羅參與很多社區工作,他關心歷史也關心當代的問題,以當代技法表現的《野蠻人》系列作品,採用平面形式與混合媒材,畫中呈現的原住民圖像是以最初歐洲殖民者所繪製的原住民模樣,被視為野蠻人的形象,並刻意置身於當代的情境之中。彼德.沃波斯-克羅說自己的作品總是結合了幽默元素,希望讓大家會心一笑,畢竟很多時刻不笑的話,可能反而會哭出來。
與以莉高露一起舉辦演唱會的艾麗絲.史凱( Alice Skye), 為澳洲「原住民族新人獎」的首屆得獎者,是備受看好的新生代原住民歌手,具有威迦亞及溫巴溫巴族血統的她歌聲清新,宛若天籟,並身兼詞曲創作。其創作靈感,常來自兒時滿是格蘭坪的砂岩群山和野花的出生地。
別名「伊蘭妮亞斯小姐」的班.格雷茲 Ben Graetz (Aka Miss Ellaneous),以變裝天后的形象令全場驚豔,其成長於北領地的達爾文,擁有伊瓦賈族、瑪拉克瑪拉克族和巴杜島血統,橫跨劇場、電影、廣播等表演藝術產業,他不僅是首位畢業於澳洲國家戲劇學院表演系的男性原住民,也是該系所唯一取得碩士學位的原住民,長期致力為同志、LGBT性別平權族群發聲,充分展現藝術追求自由平等的核心精神。
「2018Pulima藝術節」策展人那高‧卜沌表示,此次節中節的合作形式,也是為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參加明年五月到澳洲「YIRRAMBOI明日藝術節」交流鋪路準備,預計將有東冬.侯溫、林介文Labay Eyong以及以莉.高露Ilid Kaolo等三位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家前往參展。 (相關報導: 傳統佛像碰上西方技巧,會變成什麼樣?藝術家融會「東西方精華」,大器創作震撼人心! | 更多文章 )
11/8~11/25贊助本篇文章,傳承原住民族精彩的藝術文化一起來! 贊助咖啡就有機會抽2人景觀湯屋票券!活動詳情: http://bit.ly/2Dmrn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