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因工作的關係,在30年前左右,接觸到了日本的幾位品質大師,他們共同的結論是達到顧客滿意的最佳途徑,就是建立民眾對公司及產品的信賴感,若信賴感建立了,那麼財源就會源源不斷!若要一個公司建全,建立信賴感應該是首要!
昨天遇到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問我,這次選舉要選誰?
我猶豫了一陣子,也答不上來,但,一個朋友,倒是十分洩氣的說,搞政治的人,那有幾個值得信賴的,選前一個様,選後又是一個樣!目前民眾對民主政治全無信賴,如此的施政風格,那能長久!一下子說深澳電廠非建不可,一下子又說假如接收站有了,就不建了⋯⋯。
在「以核養綠」的公辦辯論時,經濟部的官員,拿買車來比喻一個大型工程真的顯露出政府的無知,他說,「如果你買第一輛車,廿幾年以後才交車,這輛車在運作的過程中還泡過水,你會放心譲這樣的電廠運轉嗎?」沒有經歷過大型計劃的辦公室官員,怎麼能知道民間疾苦,怎麼能體會一個大型工程/計劃的困境,凡事認為很簡單,只要一個命令,好像工程會自然完工!我真憂心如此心態如何帶動國家的長遠的經濟發展呢?

一個超大型的工程,從規劃到商業運轉,沒有不超過10年的,以個人參與的核二,核三工程為例,當時是戒嚴時代,拚命的趕工,沒有什麼勞基法,也没有什麼反對團體及停建困擾等,都也建了近10年才商轉!
經濟部官員提到的龍門電廠泡過水這一件事,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當年二號機是颱風天,把一個檔板衝破了,導致二號機淹了水,當時,二號機幾乎沒有什麼設備!那麼一號機丶曾經在試運轉時有過,一次是消防的龍頭,沒有接好,水噴出,談不上淹水及泡水,有一次是試運轉時一個閥未回裝完成,水由該閥漏出,就只有積水幾公分,就如同,下雨時,水泡到輪胎及底盤罷了!而且,我們也在原子能委員會官員的見證下,把所有影響到的地方及設備都完全回復而且再測試完成!否則,這個案子是無法結案的!
說到泡水,請問台北捷運不是整條捷運都曾泡在水裡,那麼捷運要廢掉嗎?我相信,官員們,您除了上班有司機有公務車之外,應該也敢搭捷運吧!
前幾個星期,您來自的高雄捷運,不是一開門就好像瀑布嗎?
我不否認的是,一個大型工程在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主事者的心態,勇敢的面對,誠心的檢討,不要再犯錯,才是重點!龍門工程,我們是用這種態度去完成它的!我們承認,有些時候 ,我們做得不夠好,但,我們檢討也改善了,我們深切了解,龍門工程是台灣人的責任,做不好更是台灣人恥辱,所以,我們在「知恥」的心情下,戰戰兢兢地完成它,重要的系統已經都圓滿測試成功了!我誠摯的拜託,有實權的官員們,到廠裡去看看,實際了解後再決定您的態度!不要呼應著神主牌,應要找些理由來搪塞!
有一位華裔的安檢顧問他如此的形容龍門團隊:「龍門核能團隊,你們的血汗辛勞真正反映了台灣精神和能力應該引以為榮。在我40年的核能生涯,這是我見過世界上最好的團隊。」

回想雪山隧道,歷經十多任行政院長,一直沒有辦法完成,一說是挖到泉脈,一說是本來就不該建的工程等等,承包商倒的倒丶逃的逃,但當到林陵三先生當交通部長時,林部長有大型工程的實際經驗,他去了解後,知道個中的困難,他以部長的高度,協助解決,例如:設計變更,在現場馬上決定,免得文件往返浪費時間,而且包商實做實算等才能留得住好包商,工程進度才有辦法推進。因此丶雪山隧道才得以完成!
高鐵興建期間,政治人物以破銅爛鐵來形容它,如今大家對它的感覺又是怎麼呢?
我舉這些例子的目的是說辦公室官員及政治人物,不了解實際的現場狀況,常會誤導政策,如此真是「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恐怖」。
昨天一位我很尊敬的安檢顧問,在美國看到政府官員用買車來比擬龍門時,他回我一個訊息我把它拷貝如下,供大家評斷:
「公投應該是給百姓完全表達一個議題的正反看法,政府應該站在中立的立場。實在不了解台灣的政府官員不但沒有専業知識而又亂講話。尤其是一個應該很民主的政府,實在傷心。」
請再想想人民為什麼,不要藍緑,而寧願素人?
人民已經對政治人物,已經没有信賴感了!如何重拾人民對政府的信賴感,才是當前施政的重點! (相關報導: 陳立誠觀點:「學術界反核連署」平議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前龍門電廠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