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節,若東北季風風力不夠強,來自境外的污染物,受到中央山脈阻擋容易滯留,中南部空氣中境內所產生的懸浮微粒則不易吹散,因此整體空污程度經常較夏季嚴重。面對日益受關切的空污問題,作為台灣最大電力業者的台電公司,除做好穩定供電的本業,也力求降低電廠空污排放,讓發電更環保。
主動於離峰時段提前降載 為環保盡一分心力
根據2017年環保署委外報告數據顯示,電力業對於PM2.5境內污染源貢獻量比例佔4.5%~9.9%,雖然貢獻占比不高,台電公司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自104年開始,於空品不良期間,在電力供應穩定前提下,已積極推動燃煤電廠降載減排措施。
其後環保署106年6月9日發布修正「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台電除配合空品指標於空氣品質不佳當日,執行降載,更進一步擴大環保調度作為,於環保署發布空氣品質預報,預測隔日空氣品質不良時,即在供電無虞前提下,提前於預報隔日清晨一點至七點的供電離峰時段進行降載,減緩空品不良發生的機會。
台電公司配合執行降載,從北到南包括協和電廠、林口電廠、台中電廠以及興達電廠,自9月入秋以來,截至10月底已降載142次,減發超過7億度,其中,台中電廠降載65次,減發超過4.79億度電,興達降載69次,減發超過1.75億度電(均含歲檢修)。
升級強化既有電廠空污防治設備 引進高效率最新機組及技術
自民國70年以來,台電所屬各火力發電廠皆已採用各式高效率的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各機組煙囪皆裝設與地方環保局24小時連線之連續自動監測設施,除了電廠可隨時監控排放數據確保低於法規標準之外,也即時傳送資訊至各地方環保局,接受外界檢驗監督。
此外,台電配合環保署推動「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國營事業及大型企業空污減量」工作,協助政府改善地區空氣品質,在確保供電穩定的前提下,自現階段起至民國114年,針對現有各發電機組逐年逐一進行盤點,進行空污防治的更積極作為;包括利用大修期間精進設備效能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濃度、改變燃料成分減少硫氧化物產生、進行局部功能改善提升設備除污效率等。
除針對既有機組強化升級空污防制設備,台電並持續引進最新發電技術及空污防制技術;台電新燃煤機組皆是採用世界最先進的超超臨界機組,燃氣機組則採用新世代高效率的複循環機組。台電所使用的新機組皆具備低燃料消耗量、低空污排放強度的優點。

能源轉型且火力發電增加 空污排放逐年減少
台電正依據國家能源政策,發展提升再生能源佔比,整體火力發電結構,亦由過去「煤主氣輔」調整到目前的「煤氣相當」,刻正朝向「氣主煤輔」的目標邁進,燃氣機組發電量未來可望進一步提升,但火力發電整體空污排放量卻逐年下降。
台電預估自106年至114年,火力發電量大約增加100億度,但整體空污排放量卻可由10萬噸左右,逐步降低至6.5萬噸,減幅達35%,達成供電穩定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目標。 (相關報導: 排球》台電主場3連勝 顏振富走出低潮自信獻唱 | 更多文章 )
台電表示,除了提供穩定電力並確保合理電價,台電追求空污改善立場與民眾一致,將全力執行空品相關改善措施,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台電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