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及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共同舉辦「2022玉山安侯論壇:提升企業永續價值的關鍵策略 ꟷ 創新商業模式與供應鏈智能化」論壇,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致詞時指出,這幾年經歷疫情、戰爭及通膨不斷紛擾,促使人類反思自我,也讓企業更加重視環境及ESG議題,當前世界正邁向淨零碳排,而電動車就是一個解方,汽車產業將越來越邁向電子化,這是台灣產業可以使力的領域。因此在因應變革帶來的挑戰與機會,企業應該從中發掘新商機,並提升整體產業價值與效益。
近年來,疫情加速企業營運策略轉變,地緣政治、全球經濟局勢、通貨膨脹、永續議題發酵等因素,皆讓企業持續創新其商業模式,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趨勢。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於論壇中提及KPMG近日發布的《製造業商業模式創新報告》,說明企業目前需優先確保其供應鏈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及客戶競爭壓力下仍保有韌性,分享企業領導者應從數位科技、營運重組、風險管理、綠色永續等構面,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商機。
KPMG 安侯建業執行副總經理朱成光指出,企業風險管理的三項挑戰為「管理重點與優先順序模糊」、「集團資源分配不佳」以及「企業高層難以監督各營運單位的風險管控與資源投入程度」,他建議企業可以透過風險辨認、盤點各種風險的利弊得失,並擬定與執行計畫。而在供應鏈風險方面,KPMG安侯建業執行副總經理陳其愷進一步說明,企業運用數位化提高供應鏈透明化即屬於主動式的超前部署作為,將供應鏈中資訊蒐集並傳達予內部授權單位及外部利益相關者,能夠提升供應鏈的可見度、可追溯性與透明度,進而為公司帶來逐步變革。企業若能妥善地在商業模式與營運模式間取得最大價值之綜效,有助於維持營運不中斷並有效預防企業相關風險。
DIGITIMES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引用《孫子兵法》中「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來強調,台灣產業因應不同階段的挑戰而演化。尤其在中美G2的大格局下,台灣因供應鏈優勢成兵家必爭之地,他以「銳卒勿攻,餌兵勿食」說明唯有理解與順應國際情勢與產業趨勢,研擬產業策略,才有辦法為台灣找到新的產業定位,運用「創價」、「溢價」、「議價」三大策略改變生態系的新事業模式,呼籲台灣應以矛為盾,翻轉思維。 (相關報導: 金融熱議》為了ESG對幹!美國德州政府正面挑戰全球最大基金:如果不想投資黑色能源,請滾出德州 | 更多文章 )
隨著企業經營邁向國際化,租稅管理政策也必須在營運決策時納入策略考量,以免付出不必要的租稅成本,影響企業獲利。KPMG安侯建業執行副總經理林嘉彥表示,自2015年G20跟OECD推出全球租稅革命的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行動方案後,各國稅局都更加重視「經濟實質」,利潤必須在價值創造地被課稅,而價值創造是源自於人數合理且適格的員工,這些觀點都強化了租稅管理政策與價值鏈的連結。林嘉彥認為,近期OECD推動全球企業最低稅負等新制度、歐盟未來將實施的公開國別報告、台灣的CFC反避稅制度等措施,都與ESG下加強租稅透明度與公平納稅的倡議呼應,所以企業的租稅管理政策也漸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