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凝觀點:生命因你而動聽─每個人都有一輩子記憶的恩師

遠從美国赶回参加重聚大會的前高雄市議员冯国華女士,也是朱剑峰老師的學生(圖:作者提供)

教師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用來感謝和表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奉獻。

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教師節日期和方式來慶祝。

以下是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教師節日期:

美國和加拿大:教師節通常在每年的第一個星期二,

即9月的第一個星期二慶祝。

中國:中國的教師節在每年的9月10日慶祝,

印度:印度的教師節通常在每年的9月5日慶祝,

這一天是印度著名教育家德·薩拉魯克·德斯薩伊

(Dr.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的生日。

歐洲:歐洲各國的教師節日期各不相同,

有些國家將其與其他慶祝教育工作者的日子結合在一起。

臺灣的教師節是在每年的9月28日慶祝。

這個日期被選為教師節,

以紀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誕辰。

在臺灣教師節是一個重要的慶祝節日,

無論在哪裡,教師節都是一個向教育工作者

表達感激之情、讚美他們辛勤工作,以及帶給整個社會的影響力。

《Mr. Holland's Opus》的中文名為《生命因你而動聽》,又被直譯成《賀蘭先生的樂章》 。這是一部199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理查雷福斯(Richard Dreyfuss)主演,講述了一位音樂教師的故事。電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他在一所公立學校裡教授音樂,並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影響了許多學生的生活。

賀蘭先生喜歡音樂,他在大學的時候,夢想畢業以後,在紐約的大交響團樂團工作以實現他的願望。 可是現實是很殘酷的,為了養家糊口,他成為了一個音樂教師。

由於學校有限的預算,音樂教育在這一家學校是一個邊緣的課程,不被學生重視,也不被校方重視。學校裡有一個樂隊,可是樂隊成員該彈的不會彈,該拉的不會拉。賀蘭老師開始用極大的耐心,從爵士樂入口,教授音樂,同時整頓他學校的樂團。若干年後,由於學校預算的原因,賀蘭老師被強迫退休。在退休的時候,為他舉辦了一個離別的音樂會 –  在這個音樂會裡,由社會各界階層的人,上至小鎮的市長,下至仍在學校讀書的學生 – 這一個為他做退休演奏的樂團,也就是他數十年在中這在這一所高中,靚麗的成績單。

这是朱剑峰老师83歲的時候,为他的学生寫的一首詩。他的一生,充满激情。他也把生命的激情,傳承给他的學生。他一生中崇拜拜倫,所以他的英文名即是Byron Chu.(圖:作者提供)
这是朱剑峰老师83歲的時候,为他的学生寫的一首詩。他的一生,充满激情。他也把生命的激情,傳承给他的學生。他一生中崇拜拜倫,所以他的英文名即是Byron Chu.(圖:作者提供)

離別會的主持人說,「賀蘭先生沒有達到他在紐約交響樂團工作的理想,他來到這個小鎮,來到我們的高中,可是他做了一個更重要, 更有意義的事 -- 他影響了我們小鎮所有的人。」

和影片中遠距萬里,間隔著一個太平洋的高雄愛河旁,有一所名叫光榮國民學校的小學。 有一位老師,他的名字不叫「賀蘭」,他的名字叫做「朱劍峰」。

朱劍峰在課堂上,講李後主的詞,談白居易的詩,話鋒轉過,在課堂上,談海明威,談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談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斯多夫,談拜倫跟雪萊的詩……。請讀者注意,那時候在他課堂裡的學生,最年輕的就十歲,最大的有十四五歲(那個年代由於戰亂,學生的年紀也參差不齊)。而他,當時做教師的年紀只有二十一歲。當時,他完全忘記了他學生的年紀了。 (相關報導: 亓樂義觀點:以懾逼談、鋌而走「險」 更多文章

南山師恩浩蕩。(圖:作者提供)
南山師恩浩蕩。(圖:作者提供)

朱劍鋒身材很瘦小,可是說起話來,深入洪鐘,興奮的時候,在講堂的階板上,跳來跳去。 說到跳來跳去絕不是誇張。這一位老師他充滿激情。 在他88歲的時候,筆者和李文和同學去北加州的寓所去看他,他依然興奮的高談闊論,大談蘇聯的文學歐洲的文學,唏噓不止。他的神情宛如六十年前的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