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段時間英國社會對於應否脫離歐盟一直民意膠著,23日公投之前「留歐」支持度似乎略勝一籌,但24日公投的開票結果卻顯示:英國多數人民決定「脫歐」。這樣的結果撼動全球,是典型的難以預測、不同尋常、引發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的「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 event)。
受衝擊最深的可能是英國自家的經濟。與歐洲其他多數國家相比,英國經濟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復甦的表現較好,但並未重回強勁成長軌道。「脫歐」將給英國經濟復甦帶來多層次影響,短期內市場震盪不可避免,長期看成長趨勢必然發生波折,並且可能削弱英國倫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ody's)24日將英國信評展望下修至「負向」(negative),表示脫離歐盟恐對英國經濟前景帶來傷害,「不確定性增加、信心下滑,且支出和投資縮減將導致成長減弱。」穆迪對英國總體信評則仍維持在高階的「Aa1」。
英國金融市場劇烈震盪
在23日晚間投票結束後的計票階段,英鎊在起初「留歐」行情看好時持續白天漲勢,一度漲至年內高點,但隨著「脫歐」地區票數出爐,24日淩晨3時以後形勢逐漸明朗,英鎊轉而大跌,單日跌幅一度超過10%。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比1.33,寫下1985年以來的新低點。
24日倫敦股市開盤即重挫8.7%,與此前連漲5日的行情形成極大反差,其中銀行股和地產股受到沉重打擊,巴克萊銀行(Barclays)、蘇格蘭皇家銀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RBS)、駿懋銀行(Lloyds Bank Plc)股價跌幅一度超過30%,泰勒溫佩(Taylor Wimpey)、邦瑞地產(Barratt Homes)等地產股也跌幅超過20%。
當天倫敦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超過5%,跌至每桶48美元附近,是自今年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市場普遍預計,油價短期將承壓,長期影響尚難判斷。
面對市場巨震,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oE)表示,正在緊密追蹤事態進展,已經採取廣泛的應急計畫,並與英國財政部、其他政府機構以及外國央行密切合作,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維持貨幣和金融穩定。

英國產品將面臨歐盟關稅、非關稅壁壘
從2月份英國宣布將舉行脫歐公投時起,英國經濟就陷入了不確定性之中,製造業、貿易、市場信心均受影響。分析人士認為,「脫歐」落槌定音,不僅是英國─歐盟關係的再定位,也是英國對外各方面關係的重建。專家預計,英國要真正完成過渡,短則2、3年,長則8、9年。這個過程對英國經濟無疑是巨大考驗。
歐盟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英歐貿易佔英國貿易近一半份額。一旦退歐,英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將會面臨較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英國想要再進入單一市場,需與歐盟各成員國重新談判,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相關報導: 英國脫歐》歐盟機構、成員國緊急動員 領導人密集磋商應變 | 更多文章 )
英國家庭收入將減少、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此前,英國財政部提出兩份報告,分別分析脫歐的宏觀和微觀影響,認為英國經濟將陷入一年的衰退期,英國家庭收入將平均每戶遭受每年4300英鎊(新台幣20萬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