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候選人林智鴻過去曾任高市府新聞局主秘,以過去任職於市府的城市行銷才能與巧思,讓選舉小物不再千篇一律,初選期間便以在地年輕設計者插畫融入政見成為文宣內容,讓扇子、活動傳單能夠活潑化、年輕化,充滿在地元素。
最近林智鴻推出的幾波政策文宣,訴說過去成功爭取「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路平工程經費、成功爭取曹公圳沿岸被市府觀光局劃定為「人文歷史風貌區」,以及成功爭取交通部「鐵路地下化南引道隔音牆」等參選時協助地方建設的成績。而實用面的「小物」,也特別推出以「為您分憂解勞」作為訴求的「精油貼布」,目前鳳山也只有林智鴻以這樣紓緩痠痛的貼布作為文宣品。
新人參選資源有限 利用文宣品傳遞訊息
林智鴻表示,貼布推出後,不論是里民活動「送車」、市場掃街或老人共餐活動,都受到長者、市場老闆與主婦相當大的好評,每當「精油貼布」出動,現場總是供不應求,裝滿滿的貼布總是一掃而空,成為選舉宣傳最佳利器。他也認為,參選新人資源有限,沒有過多經費做「無效宣傳」,文宣品如何精準傳遞訊息,並使民眾樂於接受,是每一位參選團隊必須拿捏恰當的功課,這也是他過往持續強調的「從需求看供給」理念可運用之所在。 (相關報導: 網製韓國瑜「幫我回家」短片遭綠議員爆抄泰國廣告 作者:剪接6短片,無商業用途 | 更多文章 )
林智鴻進一步指出,「從需求看供給」理念並不只是為了小物發想或選舉宣傳,更是為了能夠在未來問政與服務精準掌握民眾需求,並協助市府施政可以到位。他說,將以15年經驗,最堅實的訓練,以及中央級的服務團隊,讓問政更有料,使高雄的公共政策討論氛圍變得更好,充滿願景、進步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