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選舉進入最後決戰,多數人的目光仍停留在各都縣市長候選人身上,但其實跟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卻是各選區議員,因為議員的首要工作,就是真實反映各縣市居民的需求,也就是說,縣市長是父母官,而議員們則是選民生活上的好夥伴。
候選人與選民線上留言互動
然而,選戰開打至今,縣市長候選人的知名度和曝光度都高,選民心中比較有譜,但議員們的能見度始終不如縣市首長,不少選民到了投票前,甚至不知應該把票投給誰。尤其今年參選者爆炸,素人從政的很多,以台北市議員為例,高達一二五名參選者登記角逐六十三席市議員,幾乎是兩個搶一個;其中第六選區(大安、文山)競爭最為激烈,是近三屆以來參選議員人數最多的一屆。其他像是新北市也有一二一人登記參選,競逐六十六席議員;新竹市議員共七十三人登記,應選三十四席,也是二搶一。過去議員選舉多依賴「母雞帶小雞」(縣市長候選人帶領議員候選人),但現在的選舉已從「地面戰」進化成「空戰」和「網戰」,選民只需透過手持裝置,就能瞭解候選人的政見和競選活動,還能隨時留言給予鼓勵或建議,進而分享給其他選民,成了政治人物另一種贏得選票的方式。
為了協助選民認識議員候選人,風傳媒集團推出「議風堂──二○一八選舉政見平台」,以用戶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的方式產生基本資料,並開放候選人與選民線上留言互動。此外,使用者還可上傳新聞連結、影音,串連社群平台,形成即時有效的分眾與多維場域。值得一提的,就是每一選區的分眾熱度,還會視選民和候選人的互動程度排序。 (相關報導: 批柯文哲教育政策多空包彈 丁守中提10大教育政見:中小學全面裝冷氣、加碼私幼補助 | 更多文章 )
打造成政治人物資料庫
事實上風傳媒集團旗下擁有《風傳媒》、《新新聞》和「台灣指標民調」,是最具深度與權威的政治媒體平台,且擁有廣大關心公共政策議題的讀者群,更重要的是,風傳媒集團擅於虛實整合媒體資源,投入數據分析與運用,從大數據落實到小數據、從線上到線下,因而「議風堂」不僅是優化台灣選舉效能的「政見平台」,未來更將打造成全台獨一無二的政治人物資料庫,成為「引領、聚焦政治議題」的平台。雖目前市面上也有相類似的政見平台,但風傳媒具品牌、流量,更具帶風向的獨到觀點,搭配社群資源發酵議題,維持平台熱度和互動頻率,還能進一步透過數據演算掌握閱聽眾行為,形成足以參考的指標。也因此,「議風堂」除了有助於素人候選人接觸更多選民,也幫助民眾選出好議員,更是媒體參與公共事務的畫時代方式。詳情請上議風堂網站➤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