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收攤潮一波波,七大主因解析經濟蕭條

目前台灣許多老店都因為後繼無人只好收攤,令人扼腕。(圖/遠見雜誌)

編按:台灣景氣持續下探,商家縱使努力嘗試走出新的路,但依然不見起色、叫苦連天。接著便是一波波的倒閉潮,業者賺不到錢,勞工找不到工作,台灣經濟彷彿困在冗長的隧道裡,一片黑暗,看不到出口。

近期一波又一波的店家收攤潮,不但店家傷及筋骨,更恐怕造成民生凋敝、經濟蕭條的後遺症,許多人都想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台灣老闆不得不黯然關店?

一波歇業海嘯襲來,許多人不禁納悶:「到底是誰,fire了台灣老闆?」

《遠見》記者走訪倒店災情時,聆聽了不少店家的心聲,最後發現,掀起此波海嘯的,其實是一場集體的共業,從政府、消費者、媒體輿論、房東,甚至店東本身,都有責任。

原因1〉政策缺乏配套 扼殺店家生機

首先是政府政策。

高雄知名餐廳─雅宴招待會館,曾是高雄人聚餐的好選擇,但今年熬不住衝擊而結束營業。引人熱議的是,店東還花錢自製了一幀超大型海報,斗大字眼寫著「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

近日一場觀光業者群聚會議,業者叫苦連天,直呼數百家大小飯店準備求售,觀光淪為「慘」業。

高雄一位飯店業者就感嘆,他的飯店有240間房,最近有一晚只入住四間,「實在有夠慘!」

光高雄就有儷山林會館、悅世界商務旅館、親親旅社、富雅賓館等四家辦理歇業,而老字號金園大飯店,也於去年6月底歇業,計劃轉租做長照養護之家。

對於陸客縮減,政府雖努力拉攏東南亞旅客,但觀光業者認為,東南亞旅客與大陸客消費力相差甚遠。逢甲觀光夜市自治會主委凌森耀直言:「東南亞客人的消費力和陸客比,差異絕對上百倍!」他以陸客來台買運動鞋為例:「adidas同款鞋,台灣賣3800元,大陸要5000、6000元,很多陸客一買就十幾雙,都不拿鞋盒,裝在行李箱拖回去。」

原因2〉勞工意識過高 勞資關係緊張

第二個讓不少商家營運不下去的原因是一例一休。去年,藝人吳宗憲和女兒吳姍儒陸續開了「王家口袋燒餅」「自然捲早午餐」兩家店。之後父女倆又相繼退出經營團隊。吳宗憲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說,關掉是很可惜,但店開到晚上根本不敷成本,「哪個老闆受得了一例一休?」

儘管政府又再修正一例一休條例,但幾乎所有老闆都直呼:「回不去了!」

台北沅陵街商圈理事長張渭隆就指出,目前很多貨運業,為怕觸法及員工檢舉,已經停止星期天送貨了,影響商家運作。

在沅陵街開店多年的雅綺名鞋老闆石瑞榮也說:「以前假日可能會讓員工加班,現在都是老闆自己加班。」「這是三輸,政府輸稅金,老闆輸營業額,員工輸就業機會!」

一位已歇業的小吃店老闆哀怨地說:「輿論都會同聲譴責『慣老闆』,其實『慣員工』才多咧!」

他指出,店裡先前缺了一個外場人力,努力徵人的結局,往往是收到了一堆履歷,連面試都不用就請人來上班,還招來拒絕。

更有年輕人來上一、兩天班,就開始請病假,再來上幾天班,又請一次,「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先錄取了成為正式員工,請病假還有半薪可領!」說起員工的亂象,他有滿腹牢騷。 (相關報導: MIT潮牌GALOOP結束營業,粉絲大嘆:「我的青春掰掰了。」 更多文章

最誇張的是,還有人失業已久,正在領失業補助金,但礙於政府規定,得在請領期間找過三個工作才能展延補助期,因此一看到徵人啟示,一來什麼都不問,只急著要他蓋章證明已來應徵過,好繼續領補助,「你說,氣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