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鎖台軍演」惹的禍?美國減免對中關稅,恐推遲至年底施行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由於北京與華盛頓圍繞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爭端,特別是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舉行的一系列演習而導緻美中關係加劇惡化,拜登政府原打算部分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計劃可能被擱置,直至今年11月的G20領導人峰會或APEC領導人會晤之後。分析人士預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現階段可能只能靠擴大關稅排除清單的措施來緩解美國消費者面臨的高通膨壓力。

拜登政府幾個月來一直在是否取消部分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問題上猶豫不決。包括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此前曾廣泛報導說,拜登政府預計很快宣布取消對中國商品的部分關稅,以緩解美國經濟面臨的高通膨問題。但隨著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矛盾越來越激化,部分取消中國進口商品關稅正變得越來越遙遠。

路透上星期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北京對台灣的行為導致拜登政府正調整對華關稅問題上的想法。此前的選項包括部分取消關稅,依據301條款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開展新的調查並有可能加徵新的關稅,以及擴大關稅排除清單。

但白宮表示,所有選項依然在檯面上,拜登總統尚未作出決定。

哈夫鮑爾:11月拜習會前不會有任何改變

「就我看來,一切都沒有改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 國際商務研究主任威廉・芮恩施(William Reinsch) 對美國之音說,「我沒有任何新的資訊,我對未來要發生事情的預期也沒有改變。」他表示,拜登總統是最後一錘定音的人。

但北京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的過激反應引發了拜登政府對取消中國商品關稅的重新盤算。華盛頓希望其所採取的行動既不被中國解讀為將局勢升級,亦避免被認為是對北京的退縮。

一名熟悉有關進展的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台灣已經改變了一切。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高級研究員加里・哈夫鮑爾(Gary C. Hufbauer) 對美國之音表示,鑑於台海局勢已經加劇了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從現在到11月份G20峰會或APEC峰會召開前,美國不大可能在中國商品關稅問題上採取任何措施。

他說:「有傳言說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將在11月的G20峰會或APEC峰會上見面,那將是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之後。我的推測是,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不會有任何改變,直到國會中期選舉後,以及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會面後。」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裴洛西訪問台灣後,地緣政治變得更加複雜。總統正在掂量他的選項。他很謹慎。他希望確保我們不會採取傷害美國工人的事情。」

雷蒙多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曾在多個場合表示,面對美國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困境,美國應該取消那些「戰略性不高、同時又傷害美國消費者和商家」的關稅。她說,一些關稅對消費者和商家的傷害更大,可是對處理美國認為中國真正存在的那些問題卻又不具有很大的戰略性。 (相關報導: 傳解放軍對台部署匿蹤潛艦,台灣古董級潛艦如何對抗? 更多文章

曾在2001年至2016年擔任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成員的芮恩施說,在11月國會中期選舉到來前,政治上的盤算可能是拜登總統的主要考慮因素。由於部分減免中國商品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將是微乎其微的,再加上裴洛西議長訪台後導致台灣議題變得十分突出,拜登總統很可能不願在此時在關稅問題上向中國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