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去世可能會促使一些國家加速對其與英國王室關係的重新評估,同時也可能為長期以來主張其國家不應該由一名外國統治者來擔任國家元首的活動人士提供動力。
在英國之外,有14個國家尊奉英國君主為其官方國家元首。這些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以及幾個加勒比和太平洋島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現在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成為英國君主。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一位深受愛戴的人物,在位70年裡,她給全世界數百萬人帶來了一種穩定和不變的感覺,她在數十次的海外國事訪問中與許多普通公民建立了個人聯繫。然而,隨著受歡迎程度沒那麼高的國王查理三世登基,共和主義運動者為其立場爭辯時就不會面臨冒犯一位深受愛戴的女王的風險了。
「我確實認為情況會發生變化,」來自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族人Areti Metuamate說。「我認為現在人們會真正開始更多地思考這個問題。」Metuamate一直積極參與共和運動並在學術界工作。
甚至在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前,一些國家就已經發出信號,打算結束與英國君主制的聯繫。這種聯繫源於殖民主義。去年,巴貝多成為約30年來第一個放棄英國君主制的國家。包括牙買加在內的其他幾個加勒比國家正在為切斷這種聯繫做準備。
周日發表的一篇採訪中,安地卡及巴布達總理賈斯頓·布朗(Gaston Browne)告訴英國電視網ITV News,就該國成為共和國的問題,他希望舉行全民公投,時間可能在三年內。安地卡及巴布達是英國在加勒比地區的一個前屬地。
Angus Reid Institute 4月份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60%的加拿大人支持巴貝多和牙買加等國家切斷與英國君主制的關係。約一半加拿大人表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未來不應該繼續實行君主立憲制。
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支持廢除君主制的組織Citizens for a Canadian Republic發推文表達哀悼,並稱讚她堅定不移履行職責。但該組織也稱:「作為加拿大共和主義者,我們都必須準備好陳述我們的看法,在21世紀轉向非君主制。」
這個加拿大組織的發言人Tom Freda拒絕就現在是否更容易提出建立共和國的理由進一步置評。他說:「我們不想利用女王的去世來行事。」
這方面的討論在澳洲已越來越熱烈,該國選民1999年曾否決一項廢除君主制的憲法修正案。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更多澳洲人支持建立共和制,而不是保留君主制,不過許多人還沒有做出決定。澳洲中左翼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 5月贏得選舉後任命了一名負責共和制事務的助理部長,從而使公眾重新關注這一問題。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中國在新興市場的貸款策略,恐讓借款國的償債困境越陷越深
|
更多文章
)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對伊麗莎白女王逝世發表談話。(美聯社)
周日接受Sky News U.K.的電視採訪時,艾班尼斯表示,現在應該是悼念伊麗莎白二世的時候,並且他不會承諾在第一個任期內就進行改制共和國舉行全民公投。艾班尼斯的第一個任期可能持續到2025年。
直到20世紀80年代,許多澳洲的法院判決仍可上訴到英國。作為英國女王代表的澳洲總督仍然擁有某些權力,如發布令狀,或法律裁決以及命令進行大選。這項權力需要依據澳洲部長們的建議行使,但在某些情況下,總督被認為有獨立行事的權力。20世紀70年代曾發生頗具爭議的一幕,當時澳洲總督把總理Gough Whitlam解職。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研究君主制和殖民主義的專家Cindy McCreery說,君主制在澳洲的日子似乎屈指可數了。伊麗莎白二世1954年出訪澳洲,是英國在位君主首次訪問澳洲,吸引了大量民眾,當時許多澳洲人與英國有私人淵源。但她說,如今與英國有這種血脈關係的澳洲人不多了,很多人要麼在澳洲出生,要麼從其他國家移民而來。
澳洲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果英國君主不再是國家元首,那麼應當如何推選國家領導人?1999年的全民公投建議,議會以三分之二多數任命一位總統,一些澳洲人認為這給了政治家太多的權力。澳洲共和運動(Australian Republic Movement)的一項新提案建議,澳洲各州、各領地以及聯邦議會提名候選人,然後進行普選。
McCreery說,出於對女王的尊重,她認為政府不會立即推動廢除君主制。
女王去世後,艾班尼斯熱情地談到女王,他說女王1954年的到訪對他母親來說是件大事,他記得母親曾對他提及此事。許多澳洲人湧向教堂表示敬意,並在政府大樓外放上鮮花。雪梨歌劇院的船帆也被點亮,以示對女王的敬意。
英鎊5元鈔票上印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肖像。(AP)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無論我們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包括美國,這是我們多數人唯一了解的君主,」McCreery說。「這對我們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即使我們今天不一定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
一些君主制支持者稱,他們對未來並不擔心。澳洲昆士蘭州議會議員Jarrod Bleijie的另一個身份是澳洲君主聯盟(Australian Monarchist League)的發言人,他說,澳洲人最終會青睞現行制度提供的穩定性。
「放眼世界各地的民主制國家和地區,最穩定的民主制是君主立憲制,」他說。「澳洲將支持我們的新國王。」
在澳洲的鄰國紐西蘭,總理雅頓(Jacinda Ardern)先前曾表示,她的國家在她有生之年或許會脫離君主制。上周五,她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一位廣受欽慕的非凡君主。
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歷史教授Katie Pickles說,處理君主制受到的質疑還不是雅頓政府的優先事項。她說,一項被視為紐西蘭建國文件的條約是在原住民毛利人與英國王室之間簽署的,這讓事情變得複雜。
她表示,紐西蘭是最不願意對自己的英聯邦成員國身份做出改變的。她指出,紐西蘭人在2016年投票反對換掉國旗上的米字圖案。
不過,仍有一些議員積極主張紐西蘭轉變成共和國。今年早些時候,小黨派毛利黨(Maori Party)呼籲不再尊奉英國君主為紐西蘭國家元首。
Metuamate表示,他尊敬英國女王,尊重她在位期間的優雅舉止,但他很難向自己兩歲的兒子解釋,為什麼在當前的體制下,他兒子既不可能成為紐西蘭的國家元首,也不可能成為澳洲的國家元首。他的兒子既有毛利族血統又有澳洲土著血統。
2015年11月13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接見印度總理莫迪(美聯社)
憲法專家說,即使像加拿大這樣的國家的民意是不再需要君主制,建立共和國也面臨重大的法律障礙。根據加拿大的憲法,廢除君主制將需要加拿大聯邦議會和所有10個省議會一致同意才能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