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殺光嘉義市民!」菁英遭遊街槍決、民眾被掃射…二二八「民主聖地」挺身抗暴最慘烈

在二二八事件中,出來調停的潘木枝(左)醫師、畫家陳澄波,竟遭軍方槍決示眾。(圖/維基百科)

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對二二八事件一知半解。事實上,不只是有放假的228當天,在2月28日之後的數個月,全台都有大規模的官民衝突發生。除了比較為人熟知的台北、基隆,或是高雄的武裝鎮壓行動,在中部的嘉義,也發生了不亞於南北的激烈衝突,死傷人數超過三百人,尤其地方菁英損失慘重。監察委員楊亮功報告中寫道「綜觀臺省各地此次事變,以除台北外,嘉義為最激烈。

也許是因為如此,之後即使是戒嚴時期,嘉義市仍是在地方選舉上無懼國民黨的權勢,多次選出無黨籍的市長,堅持不向威權政府低頭,更是全台第一座228紀念碑、228國家紀念公園與紀念館落成之地,因此有「民主聖地」的美名。

「三二事件」嘉義保衛戰

二二八事件在台北全面爆發後,全台風聲鶴唳,許多荷槍實彈的軍人在街上巡邏,讓一般民眾人心惶惶、十分不安。甚至有軍人在巡邏時對民眾無故動粗,激發市民不滿,到了3月2日,嘉義火車站的噴水池前,幾名憤憤不平的青年激昂地演講:「嘉義豈無英雄豪傑,假如有真正勇敢的人,要站出來!」

在覺青的鼓舞下,民眾決定起身與蠻橫粗暴的政府抗議,情緒激動的市民闖進了市長官舍,佔領警局、專賣局和廣播電台,更轉為大規模的衝突,更有人組織「嘉義防衛司令部」。司令部與民兵的成立並非為了「進攻」,而是為了「防衛」,更類似於自衛隊性質,防止國軍對市民造成危害。

當時,官派的江蘇籍市長孫志俊在憲兵的保護下撤離,並要求駐軍入城鎮壓,但卻被民兵逼退至水上飛機場。面對陷入混亂的家園,地方仕紳如陳復志、陳澄波、潘木枝等人自願挺身而出,成立處理委員會,多次向國軍釋出善意,但國軍卻將載送處理委員會提供的糧食進入機場的司機及護衛扣為人質,後全部殺害再以卡車運出。

嘉義228事件受害者,處理委員會和平使畫家陳澄波(圖/維基百科)
嘉義228事件受害者,處理委員會和平使畫家陳澄波(圖/維基百科)

水上機場背水一戰、國軍血洗無辜劉厝莊

「嘉義防衛司令部」要求憲兵退出嘉義市未果,才透過電台向全台灣廣播徵求「志願軍」來嘉義協助「防衛」,包括鄒族的義軍、鄰近的台中隊、斗六隊等都前來幫忙維持市內秩序。聯合軍迅速攻下紅毛埤軍械庫、東門町駐軍隊,並向水上機場發動總攻擊,切斷通往飛機場的所有水電,終於以戰逼和,換取與國軍談判的機會。

但在民兵答應講和條件、恢復水電,並開始撤退時,從台北飛來了一架飛機向水上機場空投彈藥與補給物資,國軍馬上翻臉開始對放下戒備的民兵展開攻擊。不僅掠奪機場附近無辜的三和村,槍殺3人並將男丁綁入軍隊,替國軍做飯、收拾屍體;隔日又屠殺附近的劉厝庄,在村中射殺3人,又綁了10人到機場旁殺害。

國軍除了在附近亂槍掃射外,在國軍移動的途中,正巧遇見4位開著卡車的南靖糖廠台籍員工欲護送外省人出城,卻遭到國軍劫車,還將這4人綁在樹上、用刺刀凌虐致死。

3月11日,國軍的增援抵達嘉義,展開鎮壓,民兵於10日凌晨撤退離開機場。 (相關報導: 將市民全塞入地下道丟手榴彈引爆!二二八屠殺3大血腥車站:經過地下道都是血,一直滴 更多文章

火車站和平談判換來槍決示眾

「嘉義防衛司令部」甚至接到過軍方的電話,嗆聲:「來比比看誰的子彈比較硬」、「只要援軍到了,就要殺光市民

從3月3日到3月13日的抗爭中,由地方菁英和三民主義青年團成員組成的處理委員會,不間斷地向國軍提出和解談判,卻在國軍強硬的態度下屢屢失敗。這些地方菁英本來想出面調停政府與民眾的衝突,卻反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