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間房能住多久?來看日本「全齡通用宅」設計!從出生到老死,住上50年也沒問題

買房子不容易,在空間設計上應考慮實用性,什麼樣的空間設計能住到年老?全齡通用宅的概念正符合所有年齡層的需求。(僅為示意圖/台灣松下營造 / PanaHome Taiwan@facebook)

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有時一住,就會住、三五十年的時間。試想,三、五十年後,已變成所謂的年長者的身體,在空間上面又會有什麼特別的需要呢?

全齡通用宅的出現,正是指不論是兒童或者是年長者,都能夠舒適居住的空間,讓家能夠回應人生每個階段的需求,陪你一起到老。

這篇要介紹全齡通用宅的概念,以及重視老年生活議題的日本,如何應用「通用設計」的概念,規劃全齡通用宅,讓居家品味以及未來可能的生理需求能夠同時輕鬆兼顧。

通用設計跟無障礙空間設計不同,兼顧美觀與永續性

有人可能會說:「全齡通用宅也是適合給老人住的,那不就是無障礙空間?」

根據美國設計師羅納德.麥斯提出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七個基本原則:

平等使用 (Equitable Use)靈活運用 (Flexibility in Use)簡單易用 (Simple and Intuitive Use)簡明訊息 (Perceptible Information)容許錯誤 (Tolerance for Error)省力操作 (Low Physical Effort)度量合宜(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

這樣一看確實在某些方面上,通用設計有涵括到無障礙空間的概念,然而通用設計跟無障礙空間不盡然相同。

日本Tripod  Design負責人中川聰先生根據這七個原則底下,衍生出三項附則,認為這是未來的設計趨勢:

具耐久性,可長久使用品質好且外觀設計精美對人體與環境無害

因此,除了實用之外,美感與環保也是在全齡通用宅的空間規劃中占一席之地。而在這方面做為先驅的日本人,又是如何應用這些原則的呢?以下提供幾個應用,讓正在設計的你有更多想像。

留白的空間運用

(圖/,Boxful提供)
(圖/PanaHome

考慮老年後可能有需要使用一些輔助器具,因此在空間動線上,盡量以寬敞以及無高低落差的設計為主。

在做裝潢設計空間規劃時,不妨將下列納入考慮:

無高地落差的平坦空間門寬超過 75 公分走道寬度達 90 公分以上

階梯的細微巧思

(圖/lixil)
(圖/lixil

若家中有一層以上,階梯也可以參考日本人的設計。眼花與肌肉無力的可能,在階梯設計上,日本有幾個建議:

階梯與階梯之間的高度介於15-20公分,踩踏的階梯踏板面寬度要有20公分以上,在踩踏的踏板面多加一塊突起,方便辨識哪一塊可踩踏。

容易跌倒的浴室也可以設計的美美的

(圖/,Boxful提供)
(圖/Panasonic

有人可能會想,扶手的設計多半都非常的醜陋,但確實年老之後,可能會因為腰比較無力,容易有做了站不起來的可能,因此扶手仍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在日本的設計中,如果認為扶手不是很美觀,也可以考慮使用木頭長版架,除了未來可以作為扶手之用外,還可以用來放置物品,非常實用。

善用空間收納儲物

(圖/,Boxful提供)
(圖/MUJI

一想到可能會住到二、三十年,不免想像留下來的珍藏回憶的物品會越來越多,因此全齡通用宅也非常重視收納儲物的概念。

而當然日本可以堪稱是收納王國啦!在收納部分,可以特別利用一些空間,像是床底下,或者是通往樓上的樓梯間,可以作為收納物品的儲藏室作使用。

全齡通用宅不醜,而且讓未來的自己也能住得舒適

一聽到設計給老年人居住的生活空間,第一個反應都是,感覺非常不好看。這次帶你看了幾個日本人對全齡通用宅的設計美學,希望給你更多對空間的想像。在規劃設計空間的時候,把未來20-30年的生活也一併納入思考,多花一點心思,讓未來的自己也能住得舒適。 (相關報導: 想顧風水又要好收納?注意 5 個玄關設計細節,門口空間用好用滿不浪費! 更多文章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Boxful任意存空間觀察室(原標題:全齡通用宅是什麼?能吃嗎?看看日本人用美感規劃生活空間)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