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不同的「狼奶」:東歐國家拒收難民背後

「當被稱為『全球最大的人道主義危機』——難民潮從中東與北非襲來,悲慘無助的逃難者在海上發生了眾多慘案時,最先向難民敞開懷抱的德國,以及緊跟德國的北歐各國都突然發現,親愛的東歐兄弟展現了一副冷酷無情的面孔。」(AP)

歐盟內部因難民問題的對立,主要原因是東歐國家缺少普世價值與人文精神的啟蒙,沒跟上現代文明的步伐。

這一兩年,不止一次地在電視上看到,瑞典首相斯特凡・洛夫文(Stefan Lofven)在歐盟會議上臉紅脖子粗地吵架,痛斥拒絕接收難民的東歐四國——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我們這位社民黨首相原是一位工會主席,被認為協調能力出眾,在調解勞資糾紛方面卓有成就。

然而,即使是最善於協作的瑞典首相,現在也無法與東歐四國妥協了。在難民問題上,歐洲向世界呈現出極為對立的兩副面孔:西歐的友善與東歐的冷漠。兄弟鬩牆,這一道深刻的裂痕是怎樣形成的?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東西歐兩大陣營面臨著怎樣的危機?

由於自己的祖國曾與東歐諸國同屬於蘇式社會主義陣營,筆者因此發現,東西歐因難民問題導致的衝突,其深層原因在於:大半個世紀歐洲的撕裂與分割,東西歐兄弟喝了不同的精神「狼奶」,在人性上,往良善與冷酷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

分離後的西歐如同鳳凰涅槃,從二戰的火焰中重生,重建人文精神,成為良善社會。而東歐雖在1990年的政治劇變後轉型,卻並未建立起如西歐那樣民主、寬容而人道的社會基礎。東歐國家未曾在精神上涅槃,而是迅速地以民族主義取代共產意識形態,其社會充斥排外情緒和對難民的歧視,拒絕以世界公民的身份承擔起對他人的責任。

瑞典首相洛夫文(右)前往校園了解情況。(美聯社)
瑞典首相洛夫文。(美聯社)

東歐有2000億個理由說「YES」

在歐盟吵架時,與瑞典站在最前線的同盟軍是德國與荷蘭。自2015年難民潮以來,瑞典和德國是接受難民最多、對難民最為友善的國家。在交納歐盟會費方面,這兩個國家也是首屈一指。

因此,我們的首相大為光火,對那些拿歐盟津貼最多卻拒收難民的東歐國家,他毫不客氣地斥責道:「歐盟不是自動取款機!」支持首相的瑞典媒體也跟著大叫:「東歐國家有超過2000億個理由要對難民承擔責任。」

真是一刀見血。這「2000億個理由」指的是:僅僅在2004年,剛入盟的東歐國家就從歐盟獲得高達2000億歐元的捐助。正是這筆巨大的資金,給剛進行市場經濟改革的東歐經濟注入了強大動力,促進東歐經濟的騰飛與民眾收入的增加。據說,僅是波蘭華沙的一個城建項目,歐盟的補貼就占了70%。

在歐盟會議上,瑞典首相一直堅持他的要求:要求所有歐盟國家都幫助接收難民。他說,如果一些成員國拒絕這個要求,那麼瑞典將繼續建議歐盟:把重新分配難民的棘手問題通過投票來解決。這意味著,那些只把歐盟當作提款機、拒絕接難民的東歐國家,將遭到經濟上的處罰。

瑞典首相說:如果我們不願削弱聯盟,每個國家都必須承擔責任。他還談到要承擔申根合作的風險,這意味著瑞典和其他一些國家實行邊界管制,這是向希望歐盟開放邊界的東歐國家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

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譴責了那些不按照歐盟要求履行難民方案的成員國,罵人更厲害的是荷蘭首相馬克・呂特,他直接斥責東歐四國「無恥」。 (相關報導: 瑞典來鴻》因為愛情,庫爾德少年放下手槍 更多文章

德國總理梅克爾組閣之路再遇險阻(AP)
德國總理梅克爾痛斥拒絕難民的東歐四國。(AP)

為什麼東歐對難民冷漠抗拒?

儘管「老歐洲」(創立歐盟的西歐和北歐國家)威脅說,如果東歐成員國拒絕按照歐盟配額接收難民,可能會受到制裁和罰款,在最壞情況下,破壞規則的國家甚至有被排除出歐盟的風險,但東歐四國政府仍然表示強硬立場:「寧願被罰款,也決不接收難民。」根據各方面的報導分析,東歐對難民冷酷無情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