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廢棄人」─被遣返的阿富汗難民

許多中東難民與非洲難民都希望能在瑞典安身立命(AP)

一些瑞典人靜坐示威反對遣返難民,而我深知這是一個無解的兩難困境,與很多瑞典人一樣,心理上飽受煎熬。

在10月10日遣送阿富汗難民的飛機起飛之前,瑞典幾個大城市聲援難民的靜坐示威抗議,已經進行兩個月了。有被遣返者自殺的消息傳來,街頭抗議者舉著「停止遣返阿富汗人」的標語,指責瑞典政府「直接送人死亡」。

這樣嚴重的指控,對這個最富人道精神、最善待難民的國家,是難以接受的。於是,瑞典公共電視臺《審查任務》(Uppdrag granskning)派出了一個調查記者隊,從北歐到阿富汗一路調查採訪。作為昔日的難民、今日的瑞典公民,我從電視上跟蹤記者,深知這個問題是一個無解的兩難困境。與很多瑞典人一樣,我也在良知、價值觀與現實難題之間糾結,心理上飽受煎熬。

被殘酷的命運逼迫前來歐洲,卻又遭遣返,那些被遣返者在歐洲被厭棄,也在自己的祖國走投無路,成為英國社會學家鮑曼所說的「廢棄的生命」。鮑曼曾深刻地指出:探討「該不該接受難民」,其實只是個表像問題,真正擺在我們面前的終極問題是:人類該如何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恐懼與不安。

記者追問:遣返難民是否送人死?

調查記者首先採訪了街頭的抗議人士。發起靜坐示威的是「Ung i Sverige」(瑞典青年),這個左派組織為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工作,吸收了很多阿富汗年輕人參與。

該組織發言人之一是年輕的阿富汗女孩法塔赫。她於兩年前來瑞典尋求庇護,已獲居留。法塔赫很肯定地回答記者說:被遣送回去的人「當然會死」。記者要求法塔赫提供回國後死亡者的數位,法塔赫說:「難道只有身體上的死亡嗎?正如我所看到的,死亡不只是生理的,它也是心理上的。所有被遣送回去的人都在精神上死亡了。」

作者提供
阿富汗女孩法塔赫。作者提供

記者接著採訪,追問負責難民政策的瑞典官員。米克爾•里本維克是瑞典移民委員會的總幹事,他說:「瑞典不會送人去死,我們的全部任務是為人民提供保護。」對於阿富汗目前的安全局勢,瑞典移民委員會是經過充分評估的,認為阿富汗雖然比歐洲要危險,但其安全程度比敘利亞要高得多,因此,瑞典加緊遣送申請庇護遭拒的阿富汗難民返鄉。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瑞典記者從聯合國難民專員辦事處那裡瞭解到,在這兩年被瑞典遣返的幾百個阿富汗人中,只有一個在回國後被殺害。這也證明,阿富汗戰後的局勢已基本穩定,對難民的遣返是合理可行的。

儘管否認遣返難民是送人去死,但瑞典移民官員米克爾還是沉痛地承認,那位阿富汗女孩的指責有一點是對的,即:被遣返的難民很多「死於心理上的死亡」。米克爾說,許多阿富汗年輕人在這裡生活了好幾年,有了他們的朋友網路,以及支援他們的人,然後卻被迫返回故土。

這位移民官對返鄉難民有同情也有思考,說:「他們那種破碎的希望,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令人難以置信的分歧。瑞典與阿富汗之間的差距——幾乎與世界差距一樣大。但是,國際庇護法並不是縮小差距的手段。」 (相關報導: 瑞典來鴻》常懷感恩的越南船民 更多文章

善待少年,難民潮後政策緊縮

也許是因為以前的難民政策過於仁慈,有些奇怪的案例只發生在瑞典。例如,從十幾年前開始,有幾百個前蘇聯國家的家庭前來申請庇護,他們不屬於日內瓦公約規定的有資格接受庇護的人群。但是,一旦申請庇護被拒,那些家庭的孩子立即陷入不說不吃不動的昏迷狀態。對這種「放棄生存症候群」,瑞典醫生絞盡腦汁治療未果,但只要這些家庭一獲得庇護,就如藥到病除,孩子立即康復。有報導稱,這是父母為了獲得居留權而毒害孩子,但未獲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