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期許「專用電廠」能為台灣工業用電需求帶來解方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基隆協和電廠。(資料照,呂紹煒攝)

失敗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這句話完美體現在台灣的能源政策轉型,過去因為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神主牌,導致將核能的輔助電力急遽比例下降,但是綠電的穩定度、電網配置、備載容量裝置等等發展不到位,導致台灣這幾年的能源供應不穩定。世界的趨勢是淨零碳排、發展再生能源沒錯,但是先進國家都會維持一定的核能發電配置,就算是過去發生311海嘯的日本,他們的配置也不會完全反核,就是需要核能穩定的發電去支撐能源轉型的變動。

但蔡政府的問題在於對於再生能源發展預估過於樂觀,導致供電極度不穩定,而不穩定的供電又只能仰賴傳統燃煤發電,讓空污問題變得更嚴重,住在中部的朋友們相當有感,造成台灣政府一直說要淨零碳排,可是成效卻是世界排名倒數的差。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