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成中國大外宣平台?知情人士:電影會分兩個版本、控制美國人對中國的觀感

好萊塢電影會分美國版與中國版(圖/dcfilmschool)

1997年發行的《007: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是007系列第18部電影,片中的瘋狂媒體大亨,為了拉抬其電視收視率,而挑撥中英戰爭。這名片中反派角色卡佛(Carver)跟每部龐德電影大反派一樣,一邊計劃殺害龐德時,一邊描述自己精心策劃的陰謀:一名中國將領「推翻政府後,和英國談和,化身為世界領導人,更因此贏得諾貝爾獎。」卡佛則拿到更大的獎:「未來數百年,在中國擁有獨家播映權。」

《007:明日帝國》一片的劇情原本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寫的。但在開拍後不久,電影公司不得不捨棄原始劇本,該片導演羅傑.史帕提斯伍德(Roger Spottiswoode)跟影評人約翰.布羅斯南(John Brosnan)提到這經過。「原始的劇本提到香港回歸,然後香港島下方有個核子反應爐,即將要爆發。」布羅斯南寫道。但在製片公司聘用季辛吉擔任該片「外交顧問」後,史帕提斯伍德將劇情完全改弦易轍。

《007:明日帝國》是好萊塢電影界第一部為了迎合北京,而作這種大幅修改的電影。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電影界主要參與者就紛紛依北京的好惡來修改腳本。但這種情形當然是慢慢出現的。只是到了21世紀頭十年間的後期,好萊塢就毫不抗拒地,任由北京支配片中中國的呈現。這情形就跟當年中共在美好友,完全不用中共下達明確指令(也不用直接付錢),就會幫北京辦事一樣,這些好萊塢的電影從業人員,很自然就摸清楚,怎樣呈現中國,中共會不高興,一點也不用中共教。

而這個定律不只適用在電影如何呈現中國上。好萊塢現在拍電影已經習慣性會分中國版和美國版兩種版本,後者是完整版,前者是依中國電檢審查標準拍的版本。北京對好萊塢的影響,讓好萊塢電影中對穆斯林刻板化的情形增加,同時也影響了好萊塢拍大成本票房大片時的考量,結果就是,這類電影變成一再重覆出現同樣那幾個知名角色(以及爆破場面),而不再講究細膩的劇情。現在的好萊塢變成為中共在美國的代理人,為其在美爭取利益、說盡好話。

但更大的問題則是關於美國國安,因為被中共影響,好萊塢在提到中國時,完全任人宰割。北京當局很聰明,不像莫斯科當局那樣,跟美國正面對著幹,也不是靠在美國國內製造動亂。北京的方法是,控制美國人對於中國的觀感。北京要美國人相信,中國會崛起,不斷繁榮,最後成為全球霸主,這個過程會很平和,但也是必然的。過去15年來,好萊塢電影幫助美化中國。「交給中國人辦就好,」災難電影《2012》中的白宮幕僚長這麼說道,這個角色由奧利佛.普拉特(Oliver Platt)扮演,片中,他在北京與美國攜手拯救世界後說了這句話。「我原以為那麼短的時間內,是辦不到的。」 (相關報導: 台鐵螢幕牆驚現「老巫婆竄訪台灣」:迎接者將受審判 官方緊急說明了 更多文章

可以說,透過對好萊塢的影響,中共把那種吸收中共好友的伎倆,放送到全球去了。畢竟,中共沒辦法把每一位美國人,都邀請到他款待季辛吉那種高級宴會廳去,參加閉門會議,享受他的好客之道;所以透過電影這種全世界最有力的大眾媒體,好萊塢幫忙將中國刻意打造的形象,大外宣到全世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