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歷史與轉型正義成果豐碩 原民會:獲多數族人肯定

總統蔡英文(左二)親自擔任原轉會召集人,並期許開啟更多對話,創造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總統蔡英文2016年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時,曾承諾每年會向國人報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工作成果,為此,原住民族委員會特於今(31)日發布聲明表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工作成果具體而豐碩。」

比照黨產會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土地調查委員會」

原民會指出,總統蔡英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時,各項承諾均已逐一兌現,諸如召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定期召開行政院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制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完成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真相調查、設置「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修法承認平埔原住民身分等,相關工作進度除定期於官網公告,各項成果重點也已摘要於附件,歡迎各界檢視指教。

原民會表示,雖總統府「原轉會」早已進行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調查工作,但為進一步強化法制,政府已於今(2018)年5月10日送請立法院審議「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權利回復條例草案」,而行政院將比照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設置具備調查權的獨立機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土地調查委員會」。原民會強調,該會依立法院2015年6月24日修正的《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規定,訂定「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後,不僅獲多數原住民民意代表、鄉鎮市區長公開支持,2017年度申請傳領土地的範圍即已超過268個部落,今年更有諸多部落提出申請,並希望原民會延長受理時間,足見多數族人肯定當前傳領土地劃設方式。 (相關報導: 「要取得原住民族同意才能開發!」首波原住民族土地範圍劃定,「孔雀園」及「向山BOT案」爭議可望解套 更多文章

原民會進一步指出,今年6月11日正式公告新北市烏來區、南投縣魚池鄉的公有土地為烏來區泰雅族及邵族的傳領土地,雖引發部分地方政府及非原住民族群強烈反彈,認為即便只劃設公有土地,也不應將全鄉納入。為此,原民會將持續積極溝通,以期將回復傳領土地之政策化為實際行動,保障原住民族土地權益。(原住民族委員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