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原住民轉型正義 文章列表
#
原住民轉型正義
約 9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台中
台中捷運事故整理》吊臂怎離奇墜?興富發疏失連環爆 奪命時間軸「一圖全還原」
台中捷運豐樂公園站附近10日中午發生一起建案塔吊工程車吊臂掉落砸中捷運車廂事件,造成捷運車廂中1名女性乘客死亡另外10人受傷。事件發生後中捷還原關鍵事發時間序,表示事件整個過程僅有短短1分鐘,隨車員更是只有13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反應。
柯家媛
2023-05-12 02:12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台中
吊臂砸爛中捷!林淑雅重傷身亡 老母親「母親節前痛失愛女崩潰」:願一命換一命
興富發建設建案,10日發生吊臂意外掉落,直接砸進台中捷運車廂,當場造成1死10傷,該名死者卻認為靜宜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淑雅,過去曾為原住民轉型正義多次發聲,原本跟母親約好14日回家過母親節,沒想到只剩下幾天遭逢意外,就此天人永隔。老母親在得知消息之後當場癱軟,哭喊:「願一命換一命」。
陳亭伃
2023-05-11 17:35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需考量歷史正義
美國最高法院於2022年10月31日審理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和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的公平錄取學生的招生爭議案件。最高法院正在權衡的是,這些政策是否具有歧視性,是否違反了民權法。如果該裁決通過,意味著最快2023年,美國數百所公私立大學就不能再給予少數族群入學優待,標誌著一項60多年政策的終結。
張天泰
2023-01-23 14: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需考量歷史正義
美國最高法院於2022年10月31日審理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和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的公平錄取學生的招生爭議案件。最高法院正在權衡的是,這些政策是否具有歧視性,是否違反了民權法。如果該裁決通過,意味著最快2023年,美國數百所公私立大學就不能再給予少數族群入學優待,標誌著一項60多年政策的終結。
張天泰
2023-01-23 13:40
新聞
政治
曝顏家當年挺原民法、反馬告 高金素梅批環團:一日側翼,終身側翼
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倒數不到1周,近日公開感謝顏家當年力挺《原住民族基本法》的立委高金素梅,今(4)日赴台中沙鹿市場,為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掃街拉票。高金素梅並提及當年,她力阻「馬告國家公園計畫」得以成功,時任無黨聯盟總召的顏清標的支持相當關鍵。
李瑋萱
2022-01-05 03:06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獨家》跳票20年!蘭嶼核廢明年還是遷不走 在地人從希望、失望到絕望
政府最早承諾遷移蘭嶼低階核廢料的時間是2002年,卻一再跳票,蔡英文總統上台後甚至親自到蘭嶼向族人道歉,台電最後一次提出的計畫時程是2022年2月要將蘭嶼核廢料遷回台灣本島的3座核電廠,但台電跟核廢料主管機關原能會都坦承「窒礙難行」,確定又跳票了。(核廢難題系列2之2)
洪敏隆
2021-12-15 17:0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亞泥敗訴礦照挖!「重商」政府不修比憲法老的《礦業法》「重傷」部落
台北最高行政法院9月16日宣判駁回亞泥公司上訴,維持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確定撤銷經濟部先前准予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展延20年的採礦權。對當地住民來說,抗爭多年來雖感動於《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諮商同意權」首次被法院正視,但寄望這項判決擋下水泥場運作仍然落空,經濟部說亞泥「依法」可繼續挖礦,導演齊柏林生前關切的白禿山林持續泣血。
洪敏隆
2021-10-19 17:00
評論
政治
專欄
汪葛雷觀點:如果「抓耙仔」是鄭麗文而不是黃國書…
黃國書威權時代當「抓耙仔」,最終被新潮流開除並自行退黨、宣布不參選下屆立委事件,是今年臺灣政壇最有趣的事件,沒有之一。
汪葛雷
2021-10-19 06:40
新聞
政治
ETtoday民調》賴神風暴再起?賴清德無聲「劍指侯友宜」第一寶座
國內疫情整體趨緩,《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再度奪下看好度第一,不過就任以來相對「低調沈默」的副總統賴清德也攻上第二,除了是綠營名次最高者,更直接「劍指」侯友宜第一寶座。
陳煜
2021-09-06 13:21
新聞
政治
調查
盤點蔡英文交辦任務》首位留宿蘭嶼副總統 賴清德公開行程遠超陳建仁
副總統賴清德上任3個多月後,據悉,總統蔡英文交付不少任務。內容大抵包括轉型正義、原住民族轉型正義、雙語國家、國家戰備物資整備、醫療衛生國際合作計劃等議題;若涉及相關事務,有公開行程、活動等均是由賴清德參與。
黃信維
2020-09-06 08: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廢除監察院的政治劇本怎麼演?
就像是每次總統大選都有宋楚瑜一樣,廢考監院話題是台灣政壇的流行性感冒;根據組織社會學的看法,組織的認同和歷史是成員資格的重要成分,貴為總統或黨主席也難抗拒,廢考監院一直有去中國化的圖騰意涵;然而權力頂峰已經體會到,監察院的妙用無窮難以割捨。從頂峰給予的資源來說,對監院愈來愈青睞,要演完政黨認同下的劇本,只剩下一個問題:有什麼修憲方案可以既保留現況,又作出去中國化的戲?
邱子安
2020-08-20 06:00
新聞
政治
立院臨時會處理監院人事 柯建銘盼國民黨理性面對
總統府今(22)日公布監委提名名單,諮文隨即送抵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已領銜提案,自6月29日至7月22日召開臨時會,柯建銘也呼籲國民黨,不應再藍綠對立,應該理性、嚴肅面對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
林瑋豐
2020-06-22 22:02
新聞
兩岸
國內
同婚合法化、年金改革、兩岸關係…蔡英文連任台灣總統 4年功過及未來挑戰
台灣總統蔡英文5月20日正式展開第二任期,過去4年,她在內部推動多項爭議性政策,包括年金改革、同性婚姻、能源政策、「轉型正義」等等,這些雖然獲得「進步派」和年輕人、甚至國際間的掌聲,但分析認為,這些舉措也導致台灣內部更為撕裂,為日後管治帶來隱憂。
BBC News 中文
2020-05-20 10:44
新聞
政治
兩岸
聲援香港反送中 何韻詩、楊大正、巴奈呼籲台灣人一起上街
為了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多個台灣民間團體將在中共十一國慶前、發起929台港大遊行。今(12)日香港歌手何韻詩、台灣樂團「滅火器」主唱楊大正、歌手巴奈等人也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人共同參與遊行,不僅聲援香港反集權運動、也表達台灣捍灣民主自由的決心。
尹俞歡
2019-09-12 19:50
地方新聞
高雄
那瑪夏區首辦原住民族日升旗典禮 實踐原住民轉型正義
為慶祝今(1)日原住民族紀念日,那瑪夏區公所首次舉辦「原住民族日升旗典禮」,升起高雄市原住民族旗並懸掛一個月,那瑪夏區公所團隊及現場參加的鄉親都穿起族服,傳承文化、拾起尊嚴,充分展現原住民族在地性。今年首次辦理升旗活動意義非凡,也再次呼應千年牛樟歸回,實踐原住民轉型正義。
徐炳文
2019-08-01 20:55
新聞
國內
立法院摔下樓梯成暴力事件?高潞.以用:媒體霸凌,將為原住民轉型正義提告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16日在立法院中興大樓樓梯間發出尖叫、驚動立院駐衛警,事後媒體報導她疑似與辦公室前主任陳士章拉扯、撕破衣服。今(17)日高潞.以用舉行記者會,強調昨天與助理在樓梯摔倒,為捍衛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她將針對不實謠言提告。
林瑋豐
2019-07-17 10:04
地方新聞
高雄
千年牛樟順利返家 落實原民轉型正義
生長於那瑪夏千年之久之牛樟木,是101年間經歷610水災後,在那瑪夏區溪流河床被發現的牛樟木,受林務局屏東林管處保管於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將近7年,日前透過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委員會及那瑪夏區公所的努力爭取下,終於在8日由高雄市那瑪夏區白樣區長及那瑪夏區代表會率領族人前往舉行卡那卡那富族祖靈告慰儀式,徵詢千年牛樟樹靈的同意後今(9)日凌晨啟程返回那瑪夏,當日族人舉鄉歡騰以傳統文化祭儀熱烈迎接千年牛樟。
徐炳文
2019-07-09 22:15
新聞
政治
國內
「真看不下去才站出來」 詹順貴批蔡政府:礦業法不修,原民轉型正義都是空話
立法院即將召開臨時會,環團指出,已經歷4次黨團協商的《礦業法》草案並未被排入審理行列,普遍被外界視為讓違章工廠就地合法的《工廠管理輔導法》卻預計在臨時會中闖關。這也讓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卸任後,首次公開出面批評執政團隊:「要檢視蔡政府的原住民轉型正義,不用看太多,看礦業法有沒有修法,跟政策環評就知道,如果沒有,所有原住民轉型正義都是空話。」
廖羿雯
2019-06-13 16:30
新聞
政治
二二八談原住民轉型正義 原民青年:我們在自己土地上說不出自己的語言,傷痛記憶還存在著…
「我們在自己土地上說不出自己的語言,傷痛記憶還存在著……」二二八事件72周年,青年團體於今(28)日下午開始於凱道舉行第7屆紀念並訴求和解共生之「共生音樂節」,而總統府原住民族與歷史正義轉型正義委員會3名代表成員也出席進行短講,談起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出身凱達格蘭社的青年杜宜蓁從原住民「失語」的困境談起:「我們討論1947二二八到白色恐怖、甚至戒嚴時代的事情,這對我們來說不只是70年,這樣歷史傷痛一直存在著……」
謝孟穎
2019-02-28 21:35
新聞
政治
歷史
二二八事件72周年 楊翠:能重視傷痛的歷史過去,我們才能撫平疼痛傷疤,想像我們的共同未來
「如果我們能重視傷痛的歷史過去,我們就能撫平疼痛、傷疤,想像我們的共同未來……」1947年3月份,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與大屠殺、造成無數家庭破碎,遺族有的抱憾離世、有的疼痛至今,而今(28)日傍晚,促轉會代主委楊翠出席紀念二二八事件、訴求和解共生之第7屆共生音樂節活動,便呼籲台灣人面對傷痛歷史過去,尋求真正對話:「傷痛記憶也是我們的資產,要去面對他,不是否定他!」
謝孟穎
2019-02-28 21:1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