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蘋果又加深護城河,台灣呢?

蘋果春季發表會聚焦服務,打造更深的護城河。(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蘋果公司上周舉行春季發表會,特殊之處在發表會內容全部是各種服務項目,一個硬體都沒有─其實蘋果是在進一步加深「護城河」,而且長遠看效益可能相當驚人。

基業長青難,企業築高牆挖深河以抵擋敵人

企業競爭與朝代興亡類似,不論曾經有過多輝煌的表現與地位,在市占、技術等各方面看似難以攻破,但長期來看終究有被超越甚至擊垮的一天,美國學者曾研究過要能「基業長青」、存續超過百年的企業少之又少。

這一點,全球首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算是看得透徹;去年底回覆員工詢問從其它公司破產中學習到什麼時,他的回答是:事實上,他預測亞馬遜終究有一天會失敗,「亞馬遜將會破產,如果你放眼觀察一下大型公司,他們的壽命往往是 30 多年,而不是 100 多年」,要作該作的是:延長衰敗來臨時間點,「我們必須盡可能地延遲那一天的到來」。

因此,所有企業都要不斷築起高牆、挖深護城河,以抵禦敵人(那些競爭者及可能在任何時間、從任何地方冒出的新創者)入侵,企管專家稱這種作法是 「拉高進入障礙」。著名的矽谷創業家彼得提爾更是直白的說:要打造有創意的獨占企業,獨占是「每個成功企業的寫照」,競爭市場根本賺不到錢。

近年在股市與實體經濟都出盡風頭的「尖牙股」「FAANG」(臉書、亞馬遜、蘋果、網飛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都是懂得廣積糧、高築牆、深挖河的企業,臉書超過20億的活躍用戶數本身就是其它人最難挑戰、也是最大的進入障礙;亞馬遜持續打造加強史上最強大的物流基礎建設,也是其它挑戰者再難望其背的護城河。

蘋果生態系14億用戶,服務收入百億美元

傳統上外界看到與理解的蘋果,就是一家賣硬體的公司,但與安卓陣營的手機廠商、或是微軟視窗體系的電腦硬體商不同之處在:蘋果是「軟硬合一」,蘋果硬體中的作業軟體是蘋果獨有的封閉體系。這個不同點就讓其它「所有事都不一樣」,蘋果因此擁有自己的「生態系」,依照今年首季蘋果公告的數字,活躍的iOS(蘋果作業系統)用戶數超過14億,其中9億多是用iPhone。

也就是說至少有14億用戶活在蘋果這位「老大哥」的生態系中,蘋果期待的已不僅是每隔幾年的硬體重購收益,更希望向這些用戶「全方位」的收取各種服務費用,這些服務從每個月僅台幣30元的雲端空間使用費、到購買APP及APP內購花費、再到金融支付、iTunes上的音樂與電影租購、音樂串流的Apple Music等,當然,還有金額龐大的授權費。蘋果去年服務收入占營收比重為14%,今年首季服務收入109億美元成長19%,而蘋果是期待幾年內能「翻一翻」。 (相關報導: 蘋果Apple Card到底厲害在哪?總整理一篇看懂!這些「超強優勢」真的狂勝一般信用卡! 更多文章

也因此這次春季發表會全部是新增服務,新的硬體(如新的iPad mini5等)反而直接上官網公告了事。蘋果擴大並加深的服務領域可分4大領域:付費新聞訂閱Apple News+、遊戲訂閱Apple Arcade、影視訂閱服務Apple TV+、拓展Apple Pay金融服務(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這是直接對新聞、遊戲、影片的平台通路商抽取蘋果稅或甚至直接加入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