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惡性倒閉潮:誰製造了中國的「金融難民」?

(BBC中文網)

「說實話,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騙了。」四川成都的祁雪(化名)看到P2P網貸公司紛紛跑路清盤的新聞,嚇得趕緊拿出手機,「看是不是糟了」。祁雪在一家名為金銀貓的平台投資了5.5萬元購買理財產品,176天到期,利率8.5%。「當時沒看出什麼問題,想著等到期贖回,結果上周告訴我們要清盤。」

7月18日,祁雪收到金銀貓《良性清盤延期兌付公告》,按照條款,她將在兩年內逐步收回自己投資的本金。「能不能收回我不知道,至少比那些跑路的好。」對於已經退休的祁雪而言,5.5萬元是兩三年省吃儉用的積蓄,「到現在也敢沒告訴家裏人。」

「雷暴潮」

境遇遠不如祁雪的是「跑路」平台的投資者。

P2P行業的信息和研究平台「網貸之家」稱,自今年6月初以來,約有150家在線借貸平台遇到「問題」。這些問題中,最輕的就是「清盤」,投資平台將逐步償還部分本金,但違約風險依然存在;大量P2P平台則直接停止業務,負責人直接失去聯絡,卷錢跑路,投資人失去所有本金,選擇報警。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網貸之家兄弟公司P2P平台「投之家」也因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警方立案偵查。

這種現象被投資者稱為「雷暴」——每個P2P平台的倒下,就像踩中隱秘的地雷,影響眾多,死傷慘重。

進入7月,「雷暴」的平台越來越多,根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第一周,至少26家P2P平台出現各種問題,其中7家宣佈清盤,4家已被立案;這26家平台待還本金至少在150~200億元以上。

「金融難民」

本輪「雷暴」潮的第一個「驚雷」始於6月16日位於上海的著名P2P平台唐小僧的跑路,按照該平台自稱數據,其總用戶數超過1000萬人,成交金額750億元。

其後,「雷暴」的主陣地轉移到有「互金之都」之稱的杭州。據BBC中文記者不完全統計,從6月底到7月初,就有位於杭州的小金袋、賢錢寶、金大聖、穩展財富、匯博金服、秋田財富、360儲蓄家、地濃金融、愛多銀、鼎享匯通、人人愛家金融、佑米金融、投融家、一兩理財、長富理財等發生異變。

這些平台中,除了鼎享匯通等個別宣佈良性退出外,還有一部分宣佈清盤,更多則直接跑路。在投資者看來,跑路就等於「血本無歸」,焦急的投資者選擇報警,但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就是用戶散落全國各地,而警方則不會所有地方都受理,他們建議投資者到P2P平台註冊地報案。

就這樣,全國各地被「雷暴」潮殃及的投資者們坐上高鐵,趕赴杭州報案。

據中國媒體《證券時報》報道,由於報案人太多,杭州政府將杭州黃龍體中心、杭州市江幹區體育中心兩個體育場館設置為臨時接待點,並派出信訪部門與報案人對接。 (相關報導: 被倒台幣772億!中國網路貸款平台頻傳捲款跑路,影響超過24萬人 更多文章

不同身處體育館的在場者向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番場景:密密麻麻的人群,來自天津、河南、江蘇、廣東等地,損失少則數萬,多則上百萬,他們自稱「難民」,互稱「難友」,而為了不讓家人知道,有些人戴著口罩,有些則向公司請假旅行,瞞著家裏駐扎在杭州的小旅館中多日。在中文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一篇描述P2P投資者慘狀的文章,則將這兩個體育場稱為「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