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試驗所積極推動智慧農業4.0計畫,23日在臺南區舉辦理產業亮點成果觀摩,展現農業設施面臨環境及氣候挑戰所推動產業智慧化發展成果。農試所表示,由於國內設施內作物以往栽培管理多半仍依賴人工照料,故作物栽培管理體系發展產程智慧化及機械自動化管理為此次觀摩的亮點之一;為因應極端氣候及季節性強颱侵襲,強化溫室結構及發展溫室防颱設計,是此次觀摩的亮點之二。
農研兩大主軸 智慧生產數位服務
農業研究之兩大主軸為「智慧生產」及「數位服務」。其推動發展,主要藉由瞭解產業面臨問題,透過生產管理上輔以省工省力機械設備、輔具及感測元件的研發應用,並結合跨領域之資通訊技術(ICT)、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分析及區塊鏈(Block Chain)等前瞻技術導入,幫助產業減輕農場作業負擔降低勞動力需求。
整合資通訊技術打造多元化數位農業便捷服務與價值鏈整合應用,以更有效率的經營管理及生產者與消費者人性化溝通新模式,生產並行銷符合消費者需求、安全、安心及可追溯的農產品。
新技術低成本 產官合作共創新機
臺南場運用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新技術,以低成本的嵌入式裝置及高精度感測器、物聯網(IoT)及開源雲端資料平台等新技術,架構出一套低成本雲端物聯網(Cloud IoT)監測系統。 (相關報導: 到底是先有麵包還是先有農業?約旦出土1萬年前的「麵餅」讓考古學家有驚人發現... | 更多文章 )
農業設施溫室建置業者皆展公司,於106年參加農業委員會智慧農業4.0業界參與計畫,透過農業試驗所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團隊之技術研發輔導,利用純熟經驗技術為客戶量身打造出客製化溫室。藉由農作需求、地形地貌、風水因素及颱風影響性分析,建立智慧化溫室總體規劃,使新建溫室可以利用電腦模擬與工程科學分析完成因地制宜之防颱輔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