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捷降價方案10月上路 鄭文燦:汗水不應淹沒在口水之下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8)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桃園捷運公司「機場捷運全線票價優惠降價10元方案及後續相關作業」簡報。(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8)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桃園捷運公司「機場捷運全線票價優惠降價10元方案及後續相關作業」簡報,鄭文燦表示,機場捷運通車後,已經推動多項的多元優惠方案,而降價10元的方案則經過半年審慎研議、測試票證系統後所提出,目的在於回饋乘客、提升運量、增加通勤族忠誠客戶。

鄭文燦也特別感謝地說,機捷通車以來表現亮眼,這是桃捷1,200名員工的努力付出,桃捷夥伴們努力的汗水不應淹沒在口水之下,因此「機場捷運全線票價優惠降價10元方案」將按照原計畫於10月1日上路,並期許推升運量成長8%。

盼推升運量成長8% 鄭文燦感謝桃捷員工努力

鄭文燦指出,桃園機場捷運規劃10年、興建10年,機場捷運民國95年開工時,他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出席開工典禮,他當初亦沒想像到,10年後他會擔任桃園市長,而機捷終於在106年正式營運通車,對他而言,通車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和挑戰。

鄭文燦表示,機捷原本預定的通車時間為103年,但延宕6次、達3年時間,在他上任之初,當時桃捷公司僅200多人,不足以營運一條捷運系統,因此決定分批進用員工,並要求每位員工具有2張以上相關證照,並且也提早熟悉接管路段及營運、維修、票務等作業。

鄭文燦說,當時也與前後任交通部長陳建宇、賀陳旦密切溝通,105年中敲定由桃捷公司提早進場接手,並藉此改善缺失。前後歷時8個月完成測試、改善,最後準點率超過99%,可謂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努力,而桃捷公司員工從300人不到提升至1,200人,員工們的汗水換來成功,走了20年的機捷終於在106年3月2日正式營運。

鄭文燦也說,通車後第一年的目標為「安全、穩定」,第二年是「運量、服務」。他回想,一開始大家不看好機捷營運,到後來表現亮眼,106年每日平均運量5萬7,000人次,107年達6萬1,000人次,運量不斷成長。在盈收方面,桃捷公司106年度盈餘1.18億元,107年上半年盈餘達2.2億元。

鄭文燦提到,在面對之前延宕通車6次,沒有任何營收和票價收入,桃捷公司也承擔虧損。由於機場捷運是由中央興建,桃捷公司負責接手營運,因此,通車前虧損非桃捷公司所造成,後來市府積極和交通部協商,將通車延宕造成的12.87億元虧損,採取「管用合一」方式,將場站聯合開發收益,分年挹注給桃捷公司,打平虧損。在固定資產重置基金方面,桃捷與北捷、高捷一樣,將於營運第6年開始編列;但在設備折舊和耗損上,則是從去(106)年就開始提列。

鄭文燦提及,相關財務數字都攤在陽光下,也都經過簽證和董事會認可,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亦參與董事會,可看到財務數據。關於媒體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說法,他認為,柯市長向來為人直白,相信他是出自於善意。 (相關報導: 柯文哲不信機捷賺錢 鄭文燦千字文釋疑 更多文章

鄭文燦表示,公共運輸主要目的為服務乘客,達成綠色運輸,其公共性高於一切。他在機捷通車典禮上也曾說,將分階段以多元優惠方式刺激運量。因此從通車到現在,桃捷公司推行多項優惠方案,包括:135團體票打折、369定期票打折、同一生活圈同一票價、一日票套票、機捷與北捷聯營票、回數票、桃園市民卡打8折、公車轉乘優惠、敬老愛心卡800點納入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