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揭仲專欄:新版國軍地面作戰的四大隱憂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從今年漢光39號演習可窺見可窺見國軍地面作戰執行上的變化。圖為模擬敵軍空降佔領桃園國際機場。(顏麟宇攝)

國軍年度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已於7月28日落幕,雖然因颱風侵襲導致部分課目取消,但從預演和正式演練的過程,仍可窺見國軍在2021年調整防衛作戰構想後,地面作戰執行上的變化。

2016年政黨輪替後,國軍的軍事戰略雖然都維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未曾改變,但防衛作戰構想則有明顯的調整。

在2017年至2020年,國軍依「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發展出「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之防衛作戰構想;但跡象顯示從2020年起,國軍內部開始對「整體防衛構想」提出質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後,國防部於2021年8月決定將防衛作戰構想調整為「戰力防護、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並在8月底送立法院的次年度國防部預算書中,首度揭露。

漢光演習透露新防衛作戰構想

新版「聯合國土防衛」強調沿灘岸、岸際、縱深地帶與城鎮、淺山城鎮等區域,依序構成多層次的防禦地帶,以提升持續作戰能力,不讓共軍於短期佔領全台灣。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