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去美元化與本幣貿易

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順理成章的被世界各國持有,作為多種用途的外匯儲備。(美聯社)

美元以美國的利益為核心,任性的寬鬆發行,升降利率,增減匯率,制裁他國,作為張牙舞爪的金融武器,攪亂國際經濟的安定,失去了作為世界貨幣應有的操守及品質。世界上受到美元霸凌的眾多國家,目前雖然無力更換世界貨幣,但是避開美元至少可以減低風險,因而掀起了國際間近年來去美元化的浪潮。

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順理成章的被世界各國持有,作為多種用途的外匯儲備。國家發行貨幣需要有金銀、外匯、票據、有價證券等當作發行準備,美元就成了各國貨幣發行準備的主要外匯貨幣。國家的經常收支帳戶需要保有相當數量的外匯,作為日常國際支付之用,美元也是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國際貿易結算上,國家需要多種外幣應付貿易結算支付之用,美元也是各國貿易結算的主要外幣。

目前世界各國持有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處於絕對優勢。截至2022年,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比重為59.53%,歐元是19.77%,日元5.18%,英鎊4.88%,人民幣2.88% 。

外匯儲備中有一部份用於國際貿易結算,它可以是出口國貨幣,也可以是進口國貨幣,但最方便的是國際通用的第三國貨幣。美元是世界貨幣,也處於絕對優勢。根據2022年 SWIFT 的統計,美元 39.92%, 歐元 36.56%,英鎊 6.30%,人民幣 3.20%,日元  2.79%。

換匯、匯率、外匯、日圓、美元、人民幣。(美聯社)
目前世界各國持有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處於絕對優勢。(美聯社)

但是歐盟約卅個大小國家之間的貿易都算是國際貿易,結算支付都通過SWIFT ,造成歐元的佔比偏高,並不代表歐元的強度。如果把歐盟視為一個經濟體,只統計對歐盟外部國家的貿易結算,才能代表歐元的真正強度。調整結果,美元 60.6%, 歐元 13.6% ,英鎊 9.6%,人民幣 9.7%,日元 4.2%。

有趣的是,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的名義佔比3.20%,經過歐元調整後的佔比 9.7%,但是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除了經過SWIFT,還有經過中國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統 CIPS,可是數量極少,沒有統計資料。專家只能估計,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的結算佔比,應該從名義上的3.20%,去掉歐元的重複計算,升為 9.7%,再加上跨境支付系統CIPS,實質上的佔比已達到10%的地位。

各國苦美元久矣,加上俄烏戰爭後美國對俄羅斯發動的貨幣金融極限制裁,美元武器化震驚世界各國,尤其是「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 。表現在國家發行貨幣的外匯準備上,有24%的各國中央銀行正在購買黃金,增加黃金持有量替代美元,主要包括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埃及及阿拉伯國家。表現在國際貿易結算上,世界上有110 個國家考慮去美元化,計劃用本幣貿易,停止使用美元。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虛幻的貿易協定,苦了農漁民的生計 更多文章

本幣貿易說來容易,實行起來困難重重。國際貿易結算必然需要有類似共同貨幣的媒介。從以往的金銀貴金屬,到以金銀為本位的紙幣,到保證可以兌換黃金的美元,而 1971年停止兌換黃金以後的美元,則是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力量,金融信用及石油掛勾為保證。一旦各國實施本幣貿易,不以美元作為共同的媒介貨幣,各國貨幣紛紛出現在國際貿易結算平台,百十種良莠不齊的各國貨幣,必然造成不可想像的無序狀態,使國際貿易難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