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子QT與SS是在英國合法登記民事結合的同志伴侶,SS到香港工作,QT一同前往,2014年向香港入境事務處申請配偶簽證,但入境事務處以香港不承認同性伴侶民事結合為由,拒絕發給QT配偶簽證,QT為此提出訴訟,這件官司一路打進香港終審法院,而終審法院4日做出關鍵性判決,認定入境事務處的行為歧視且不公正,這項判決也讓香港同志人權往前邁進一步。
上訴庭判原告勝訴 入境處不服再上訴
原告QT與同性伴侶SS的本名並未被公開,都是英國公民的2人在2004年登記民事結合(civil partnership),而SS在香港工作,持有工作簽證,QT則持觀光簽證;為了不用煩惱在港停留期限和工作許可,QT申請配偶簽證,但香港入境事務處認為民事結合不等同婚姻,不承認QT與SS之間的關係,拒絕核發配偶簽證給QT,因此QT在2014年告上法院。
In landmark ruling, Hong Kong court grants British lesbian right to spousal visa https://t.co/mmCFj9MTye by @wu_venus pic.twitter.com/4qW23HN6pe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2018年7月4日
香港區域法院支持入境事務處的決定,QT則提出上訴,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2017年做出重大判決,推翻區域法院的判決;這次換成入境事務處提出上訴,官司送進香港終審法院,而此案受到關注,15家金融機構、16間法律事務所及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都提交意見書給法院,QT支持提交意見書,但入境事務處反對,終審法院今年4月30日決定,拒收意見書。
British same-sex couple granted spouse visas in landmark Hong Kong legal battle https://t.co/RWhOoY10rk
— Guardian news (@guardiannews) 2018年7月4日
拒收外界意見書 法官:內容與原告證詞無異
終審法院法官表示,高等法院上訴庭2017年審理此案時,同樣拒絕12家金融機構提出的意見書,避免外界左右判決。香港英文網媒《香港自由新聞》(HKFP)指出,銀行界在提交的意見書中稱,入境事務處的決定恐限縮招募外籍人才的空間,影響銀行界的利益,甚至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當時說,已考慮到相關負面影響,並稱意見書內容與QT控訴無異,因此拒收。
終審法院4日的判決讓香港同志人權往前邁進一步,意味入境事務處在特定情況下,必須把民事結合與婚姻視為同等效力,但終審法院強調,判決並沒有改變婚姻的定義,婚姻仍屬於異性戀及單一伴侶,「從定義上來看,並沒有認可同性婚姻」。QT則發表聲明稱:「終審法院今天的判決,讓這個美好、活躍的城市中數百萬居民確實知道,因性向而歧視人是無理且有損人格的行為。」
Hong Kong's top court grants visa rights to same-sex partners https://t.co/W6nRB7CdTI pic.twitter.com/wwPptvd3hz
— Bloomberg Asia (@BloombergAsia) 2018年7月4日
終審法院5法官立場一致 香港同志人權轉捩點
國際特赦組織資深政策顧問維哲爾(Jan Wetzel)直言:「該判決對香港而言是個里程碑,對亞洲同志人權運動者來說,是個轉捩點......(香港)政府必須跟上腳步,終結同志伴侶在生活中面臨的各種歧視......沒有人要因身為怎樣的人,或喜歡誰而被歧視。」香港非營利組織「社商賢匯」(Community Business)行政總裁魏余雪奕(Fern. Ngai)說:「這不只是外來移民的權益,當地社區也受惠。」 (相關報導: 同性婚姻合法化》為什麼這裡不行?英國攝影師透過鏡頭 凸顯香港婚姻平權困境 | 更多文章 )
終審法院5位法官一致支持高等法院上訴庭的判決,對此入境事務處僅發布聲明稱,尊重法院判決,「我們正謹慎閱讀判決書,而在有進一步決定前,會先尋求法律建議」。終審法院45頁的判決書中,駁斥入境事務處沒有不公正的說法,直言給予婚姻人士與民事結合者不同待遇,令人無法接受;判決書中還提到,入境事務處的目標是吸引外籍人才,但行為顯然是與目標相悖。
Over half of Hongkongers support same-sex marriage, HKU report finds https://t.co/0Hb9duIOlT@BuzzFeedLGBT @LGBTfdn @glaad @GayGamesHK2022 @FLM_HK @GaybourhoodHK @huffpostqueer @PlanetAllyApp @ray_slowbeat @catherinehslai #hongokng pic.twitter.com/zRiWWU6lPf
—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KongFP) 2018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