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歷史」尚未終結,獨裁與民主對抗的美中隱形戰爭已開打

中美關係的相互對峙與競爭,就反映了全球在民主與專制之間的拉鋸與協調。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專制必將戰勝民主」,在台灣人民看來必會認定是倒裝句。

因為我們過去幾十年來的威權體制的教育體系中,一直都在日以繼夜地跟我們洗腦「共產必滅、暴政必亡」、「自由終將戰勝奴役」的口號。而且,自1989年末柏林圍牆坍塌,蘇聯瓦解,東歐鐵幕垮台之後,我們多數人也似乎都接受了美國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論證的「歷史終結論」,認定「歷史終結在自由民主制」、「自由民主」已戰勝「專制獨裁」。

巧的是,同時間,台灣也緣於威權政體的強人蔣經國崩逝而順勢完成一場被稱之為「寧靜革命」的民主轉型契機。出生在90後的新世代們之所以被稱為「天然獨」,大抵即緣於此故。

福山預言:有2種力量導致獨裁政權的消亡

福山的論文〈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最早發表在1989年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中。該文一刊出,就因其大膽的觀點而備受國際學界關注,再加上福山所批評的蘇聯在兩年後的1991年12月解體,原本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恢復了主權國家地位,更讓人覺得福山的論證是個準確的先見之明。

之後,為了修正批評者對他的誤讀,他又著手進一步論述自己的理論預設。以福山在1992年時將思想實驗性比較強的論文〈歷史的終結?〉擴充成一部著作,命名為《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福山在書中提出兩個推動人類歷史的巨大力量,一個是「現代科學的開展」,另一個是「希望被承認的欲望」。這兩種力量導致獨裁政權的消亡,也促使不同文化的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

換個角度來看,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大致上亦可以區分成兩個命題:一個是「歷史有終結」;第二是「歷史的終點是自由民主制」(liberal democracy),此外並無其他可能性。正是這第二項觀點成了世人最具爭議的焦點,福山因此經常被批判是「西方中心主義者」,或者是「空想的自由主義者」,故意對西方陣營和資本主義的諸多本質性問題視而不見。

這場「歷史的終點是自由民主制」的大辯論,延續了30年,此一難分難解的命題現在來到另一個諷刺性的大迴轉:「專制必將戰勝民主」。

今年5月27日美媒「新聞週刊」(Newsweek)刊出一則報導說,美國總統拜登披露,他當選總統那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電話中告訴他,民主「無以為繼」,終有一天「專制將主宰世界」。

2022年3月18日,拜登與習近平為了烏克蘭戰爭舉行視訊通話。(美聯社)
2022年3月18日,拜登與習近平為了烏克蘭戰爭舉行視訊通話。(資料照,美聯社)

習近平:民主已無以為繼,專制將主宰世界

該報導指出,拜登向美國海軍軍官學校(U.S. Naval Academy)畢業生發表演說指出,「我們正經歷專制與民主的全球對抗」(拜登總統在美國海軍學院 2022 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拜登的講稿中說:

我們生活在獨裁國家和民主國家之間的全球鬥爭中。我會指出——以及我的同事——我與習近平的會面比任何其他世界領導人都多。當他在選舉之夜打電話給我祝賀我時,他對我說了很多次他之前說過的話。他說:「民主政體無法在21世紀持續下去。獨裁統治將統治世界。為什麼?事情變化如此之快。民主需要共識,這需要時間,而你沒有時間。」

We’re living through a global struggle between autocracies and democracies.  And I will note — and my co- — I’ve met more with Xi Jinping than any other world leader has.  When he called me to congratulate me on election night, he said to me what he said many times before.  He said, “Democracies cannot be sustained in the 21st century.  Autocracies will run the world.  Why?  Things are changing so rapidly.  Democracies require a consensus, and it takes time, and you don’t have th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