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專訪苗博雅—台灣第一位公開出櫃的同志議員

(德國之聲)

今年34歲的苗博雅在2016年以公開出櫃的女同志形象投入選戰。2018年她代表社民黨當選台北市議員,成為台灣第一位當選的*LGBT政治人物。隨著2019年台灣同婚合法化,她有什麼最新的觀察?

台灣在2019年將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亞洲第一,在這個浪潮之中,也有同志參政的呼聲。苗博雅是台灣社會民主黨籍台北市議員,也是台灣第一位公開出櫃的同志議員。德國之聲請她帶我們了解,在後同婚時代的台灣,一位同志政治人物會遇到哪一些困難和挑戰。

德國之聲:自妳從政以來,台灣社會對同志的看法有何改變?

苗博雅:我覺得台灣正逐步在改變當中,畢竟人們對同志的觀感確實會因為接觸而變得不一樣。過去同志還只是電視上、新聞上或者書上的一個名詞的時候,很多人因為陌生而產生不了解、產生恐懼。可是我覺得,隨著時間推進,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大眾媒體及文化裡同志的形象在改變,越來越多出櫃的同志公眾人物也降低了許多民眾對同志的恐懼。

而且很重要的是,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在推行的過程中讓很多的小朋友、青少年在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還在形成的階段當中就可以消除他們對LGBT的恐懼,對於各種不一樣的人,大家都會越來越包容,因為理解而不會有害怕。

德國之聲:身為同志政治人物,參政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苗博雅:我覺得最大挑戰是在於大家都會聚焦在這個身份上,比如說我們剛出來的時候,會帶著很多的議題,希望大家一起來討論,比如說關於勞工權益或族群議題等等。可是好像一開始所有人首先看到的都是你的同志身份,所以你的議題就會只剩下同性婚姻或是性別平等。但其實除了這個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想要跟大家溝通的事情, 所以其實最大的一個挑戰是要如何開始讓選民意識到說,這個政治人物在意的除了性別議題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面向是我也想要邀請大家一起來關注、一起來努力的,這其實是我從政的過程中,我覺得最需要花力氣去突破的地方。

德國之聲:同志參政對於台灣政治的影響?

苗博雅:我在市議會裡面的經驗正好就說明了為什麼同志政治人物是重要的。因為台灣的文化裡,「見面三分情」、「伸手不打笑臉人」,所以你可以看到過去台北市議會裡面有一些記錄,比如說有一些議員,他來問政的時候曾經發表一些對同志很不友善的言論或是刻板印象 ,有些甚至就是歧視言論。可是在我們進來議會後,他們當著我的面,完全沒有任何一次這樣的發言。我覺得,有一個同志在這個空間裡面,是一個很標誌性的改變,因為這會讓所有的人意識到說,我不能再這樣了,因為我們要展現出人對人之間最基本的一個尊重。 (相關報導: 南海事故》央視:美軍核潛艦「康乃狄克號」前端導流罩受損、消音瓦與黑色塗裝損壞 更多文章

就像台灣早期在推行的女性參政、隨著政壇裡面的女性政治人物越來越多、像是我們台北市女性議員的比例一直在提高,過去那種在政壇裡面讓女性感到被排斥或是對女性不友善的氛圍確實一直在遞減。我相信在同志這個身份上面也是一樣,如果今天有一個同志候選人在這個會議廳裡面,那你要再講出什麼樣對於同志不尊重甚至歧視的言論就會變得比較困難,因為你會知道有一個你的同事在看你,有一個你的同事也在這裡。當你說什麼侮辱了所有的同志的話的時候,表示你同時也在羞辱你這個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