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一日一早,媒體報導香蕉與鳳梨價格大跌,香蕉的產地價甚至跌到一公斤一元,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辦公室的電話應接不暇。才剛放下電話,北農主任秘書路全利又向她報告,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擬參選人游淑慧在臉書上貼出她二十天前在高雄吃魚翅的照片,批評她不能苦農民所苦。
闖江湖,從溪州行到台北城
「唉,這要回嗎?這要怎麼回?」吳音寧一臉傷腦筋的樣子,路全利只提醒她:「媒體來問了,還是要回。」吳音寧坦承不擅於對外發言,三個月前因連續休假而衍生的一連串風波,無疑是她上任一年來最大的一場公關災難。北農在春節期間休市到初五,開市三天之後遇上初九天公生,遂又休市三天。正月十二開市時,一個晚上湧進十一萬件蔬果,進貨量達到三千噸,創下歷史新高,全靠拍賣員撐到最後,才將大部分蔬果量消化。她不捨大量蔬果循往例報銷,又以一.九萬元公關費買下剩下的九百件殘貨,轉送溪州經營老人送餐的社區團體。隔天吳音寧被手機鈴聲吵醒,朋友跟她說:「你已經要下台了!」她愣了一下,才發現休假導致蔬果爆量、價格崩盤的輿論已漫天傳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元宵節後,北農又將休市三天,她趕忙打起精神,因應下一次連休後的開市日。北農休假風暴後十日,吳音寧才有時間正式召開記者會說明:「事情發生了,就是去處理,我一直想將事情處理好,沒有思考要怎麼樣對外說。」

沒人支援前線,她像是不斷掉血的電玩角色,政客如鬣犬般聞血而至,咬牙切齒要啃得更深。十年前,吳音寧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身陷白米炸彈客事件的農村青年楊儒門,並將台灣農業的發展與困境寫成《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完書後,她孑然一身投入江湖,從溪州到台北。吳音寧並非不諳政治,北上擔任北農總經理之前是彰化縣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曾在家鄉服務七年。溪州鄉緊鄰濁水溪,是縣內稻米產量排名第二的鄉鎮,議長、農會總幹事、農田水利會會長都出身於此。她的身子輕巧,早就習於穿梭盤根錯節的地方頭人勢力。 (相關報導: 派人赴北農查帳是要霸凌吳音寧?柯文哲:不要忘了,前任是韓國瑜欸 | 更多文章 )
非不諳政治,只是沒跟上城鄉差距
既然都是江湖,那有什麼不一樣?「城鄉差距!」吳音寧說,台北的速度快得非常多,面對即時的連線,被旁白的畫面,觀者的眼球與情緒輕易被左右,缺乏時間明辨思考。來不及反應的也包括她自己,「小白兔」、「二五○萬實習生」都成為她在速食文化中的標籤與符碼。「『事實』有辦法在今日(及其後)的島嶼媒介中存活嗎?當資本握有最大決定權的媒體,收攏整個社會的眼睛,聚焦於如豆的一點,很快又跳到另一點,再驚爆、放大另一點。當媒體對於實事求是的要求越來越低,人們卻越來越仰賴媒體來認識身邊的世界;當世界好像成了一面面分裂的鏡子,各自的立場皆可以在其中找到信仰的版本。」她讀起十年前的文字,充滿既視感。台灣夏季盛產的水果種類多,消費者有較多選擇,一年四季都產的香蕉相較之下就較少人買。一位蕉農見到吳音寧就說:「總仔,你盡量去佮媒體講,講香蕉落價跟你沒關係,阮這裡都給你挺啦!」果菜市場是台北市民的糧倉,也是吳音寧的補血部隊,檯面上想要搶曝光的政治人物把她往死裡打,市場裡的承銷人、拍賣員卻總是跟她說:「總仔,加油啦!」市場第一線的聲音與媒體報導不盡相同。不少蕉農在清晨的環南果菜市場見到吳音寧便攔轎申冤,向她抗議「香蕉跌到剩一元」是「假新聞」。「放話香蕉跌到剩一元是要害死誰?現在消費者都跑來指定要一元的香蕉。」另一位蕉農接著說:「香蕉採收後的工序複雜,需要分切、分級、催熟、包裝,運來台北根本不只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