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14日於臉書發文,檢討新竹市的淹水問題。她表示,新竹市政府用了8年的時間、花了10億做相關的公共工程,聲稱運用「治水三支箭」改善新竹市的淹水問題,但6月29日的急降雨就顯示出了新竹市政府在治水上的缺失。
高虹安表示,29日的急降雨導致新竹市鐵路周邊地下道發生淹水災情,全中興地下道的淹水高度更是高達104公分,花了2個小時才緩解。新竹市民只能以「水上划船」、「買橡皮艇才能返家」等字句來自嘲,顯示出新竹市淹水的嚴重性。
高虹安強調,新竹市政府在治水上的缺失可從2方面檢討,第一,雨水下水道建設工程進度緩慢,文中引用審計部109年度新竹市總決算的審核報告,在108年到109年間,雨水下水道建設長度只從46.75公里增加到46.77公里,一年的只增加了0.02公里。從內政部營建署網站也能發現,110年規劃長度已增加到84.34公里,但建設總長度只有55.05公里,實施率65.27%,是台灣本島倒數第四名。
第二,雨水下水道清淤重點與普查地點不符,從審計部的報告中可以發現,107年至109年間,清淤工程與下水道維護普遍沒有與106年的淤積普查熱點相符,只著重在側溝上的處理,卻沒有解決主要雨水下水道淤積。 (相關報導: 「陳時中最大對手仍是蔣萬安」 綠營高層曝關鍵數據:黃珊珊能拉的票有限 | 更多文章 )
高虹安在文末也給出解方,她認為淹水的問題不能只單單從雨水下水道處理,應該讓整個新竹以「海綿城市」的概念出發,從人行空間的改善,改用透水鋪面的材質、雨水回收站自動化等措施來加強,藉由不同面向的建設來因應未來的極端氣候,也讓新竹市民脫離淹水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