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挺台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殺身亡,舉世哀悼。原本安倍受邀要在7月底李登輝逝世兩周年訪台,如今留下了遺憾。正當美中台關係緊張的時刻,總統蔡英文能否親自去安倍的告別式?又或是會派哪位特使前往弔唁?將牽動亞太與國際局勢。
國際政治領袖的「喪禮外交」,不但能夠淡化政治交鋒色彩,也是遞出橄欖枝的絕佳場合,甚至可以扭轉國際局勢。例如:1967年西德前總理艾德諾的葬禮,美國總統詹森與法國總統戴高樂就利用該場合握手言和,盡棄前嫌;1981年埃及總統沙達特、1995年以色列總理拉賓先後遇刺身亡,以色列、埃及、巴勒斯坦也利用該場合,促成以埃、以巴之間緊張關係的改善。
一歲一枯榮:「喪禮外交」扭轉世局
從1982到1985年間,蘇聯連續3名總書記(布里茲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相繼辭世,東西德領導人就利用機會接觸,掃除兩德關係的部分障礙;尤其是美國總統雷根和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頻頻互動而建立友誼,促使冷戰提前落幕。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抓住機會,派出特使黃華出席葬禮並與蘇共高層建立聯繫管道,大幅改善中蘇之間的敵對關係,也是國際政治史上葬禮外交的成功案例。

1989年2月,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前,中國外長錢其琛以中國國家主席特使的身分,赴日本出席裕仁天皇的葬禮。錢其琛除了在東京參加喪禮之外,還與前來日本的印尼總統蘇哈托接觸,就中國與印尼關係正常化進行會談,從而打開了關閉23年之久的外交大門,兩國在東京進行一場成功的「喪禮外交」。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2015年過世時,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緬甸總統吳登盛等人都出席李光耀國葬,但德國、法國與北歐等卻沒有高層代表出席,反映國際間不同的價值觀。當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向4位台灣友人發出了邀請函,分別是前副總統蕭萬長、前副總統連戰、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以及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由此可見,星國方面顯然小心地顧及藍綠平衡。
又送王孫去:安倍原訂近期訪台
2020年前總統李登輝與世長辭,適逢全球疫情蔓延,各國邊境管制仍未解封,美日對台迅速展開「喪禮外交」。美國總統川普派遣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院次卿柯拉克相繼抵台,阿札爾為簽署「台美衛生合作備忘錄」,柯拉克為弔唁李登輝的追思儀式,皆落實推動《台灣旅行法》的政策行動,也為戰略矛盾加劇的中美關係,與微妙互動的中日關係,甚至低迷難解的台海情勢,都產生敏感連鎖效應。

從前總統李登輝逝世後,安倍晉三就多次說過想要來台致祭,但必須考量包括疫情狀況、公務行程和私人行程,以及參訪團的規模大或小等因素。經駐日代表謝長廷上周陪同蘇嘉全訪問安倍,安倍擬於日本國會大選後訪台,最可能的時間是7月30日,剛好是李登輝逝世2周年。除了致祭李登輝之外,此行安倍預計也將會見蔡英文等綠營政要。 (相關報導: 靠曾是黑五類的他牽線!安倍避疫情高峰料7月訪台 適逢李登輝逝世2周年 | 更多文章 )
當福島食品來台解禁後,安倍晉三多次公開表態力挺台灣,去年12月1日安倍晉三發表視訊演說,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美日同盟有事。」今年3月,安倍晉三與蔡英文還視訊30分鐘,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對確保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和平穩定等各面向議題交換意見。豈料,安倍正為日本國會大選輔選助講之際,遇刺身亡,留下無法來台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