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房價不太會跌!李同榮:利空已經鈍化,低總價房產甚至上漲

李同榮:下半年房市將以盤代整(圖/洪煜勛攝)

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正式於七月一日上路實施,對於該法案實施對房市的影響力有多大,產官學專家看法分歧,房市趨勢專家認為此項政策影響力已經提前在市場反應,利空已經鈍化,對未來房市走勢影響有限,他並提出五大理由預測下半年房市將會是「以盤代跌」的走勢。

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正式於七月一日上路實施,五大重拳打房措施包括:

1. 禁止預售屋、新建屋換約轉售。2. 重罰炒作行為。3. 建立檢舉獎金制度。4. 管制私法人購屋。5. 解約申報登錄。

對於該法案實施對房市的影響力有多大,產官學專家看法分歧,官方認為可以抑制炒作市場,學者認為可以使市場明顯降溫,產業界認為政府的打炒房已經打過頭,不但打擊交易量且間接打擊到產業的生存發展。

因噎廢食 幾近暴力式打房上路後,不良後遺症將層出不窮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形容平均地權五重拳修法,形同暴力式的打房,政府已經把打房KPI(關鍵性指標)訂為打擊房價,因此不惜令交易量大幅萎縮,也不論產業發展與生存空間,這對整個市場的自由運作機制將造成嚴重的扭曲作用,因噎廢食的預售禁止轉售措施,對預售市場長期發展弊多於利,形同對於人民財產自由配置交換的戒嚴限制措施,私法人限制購置住宅對都更作業的妨礙與不便,炒作定義的難以界定,與濫用檢擧的亂象,以及傷害無辜……等等不良後遺症,將會在新法上路後層出不窮,短期治標更會引來不可預測的不良後遺症。

然而,各部會陸續不停的端出不同打房政策,已經創下五十年來六大房市循環打房政策最頻繁的一次,規模也是最大,但效果卻是不如預期,就算是房市未來降溫,也是技術循環與經濟基本面所形成的因果,與打房政策毫無關係,政府此刻不停的端出政策包括央行2021年四波限貸及近期第5波限貸、財政部2021年房地合一稅2.0及近期三箭齊發、內政部實價登錄2.0及近期的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一波未息一波又起,各部會形同進行打房政策大競賽,看誰是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恨不得房價立即有明顯的修正與跌幅,搶割政績的意圖實在相當明顯。

化療式的打房政策,不斷的犧牲小咖傷及無辜

綜觀政府的各項打房措施,完全是防堵的治標政策,同時也是化療式的打房政策,不斷的犧牲小咖傷及無辜,房市卻不斷的在漲勢中將上升的成本轉嫁到房價,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年輕人,最迫需低總價的剛性市場,因此,史上最嚴厲的平均地權修法上路後,對下半年房市的影響,受到消費市場非常高度的關注。

近年來政府打房效果有限的主要五大原因:

(一)防堵政策,治標治不了本。

(二)打房頻繁無效,利空鈍化。

(三)打房時程不對,且未中靶心。

(四)KPl(績效指標)變調:房市降溫已不再打炒房,卻以把房價下跌當主要目標,把交易量縮當成果。 (相關報導: 2023租金補貼2.0開始申請!一篇文看懂如何申請、資格條件,最多可領3萬元 更多文章

(五)剛需市場受傷:政府打了高總價,也打傷了剛需市場,預售禁轉,年輕人擔心買了無法後悔,打了小建商,年輕人擔心買到濫尾樓,因此扭曲預售低總價市場轉向購買成屋,也因年輕人預算有限,成屋就越買越小、越買越舊、越買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