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怪咖」強森:從王牌記者到英國首相,打破一切規則卻終於踢到鐵板

保守黨領袖強森7日上午承諾將辭去英國首相職務。(美聯社資料照)

強森堪稱一位特色鮮明的英國資深政治人物。他被稱為打破所有政治規則的首相,在工黨影響強大的倫敦兩次當選市長,並領導英國退出了歐盟,他獨特的個人風格為他贏得部分對其他政客不屑一顧的選民的支持。

新冠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前,強森帶領保守黨獲得大選勝利,出任首相,然後帶領英國完成了脫歐長跑。

新冠疫情在英國爆發後,他感染病毒且因症狀嚴重而住院治療。英國的抗疫政策曾招致批評,引發爭議;強森本人也曾捲入「派對門」醜聞。

BBC政治記者維勒(Brian Wheeler)說,公共健康危機對任何國家領導人而言都是重大考驗,但最終導致強森下台的不是首相及其內閣的政策決定,而是他自身的性格和行為招致質疑和批評,發酵成政治醜聞。

強森35年的公共生涯中不止一次遭遇醜聞危機,在足以壓垮其他政客的醜聞纏身之際往往可以脫險反彈,但這一次他的運氣不像以前那麼好了。

兒時的志向——當「世界之王」


Stanley Johnson, Boris, Johnson, Rachel Johnson and Jo Johnson pose for a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強森的父親斯坦利(左一)、姐姐蕾切爾(左二)、弟弟喬(右一)都有顯赫的職業生涯

強森1964年6月19日出生在美國紐約,父母都是英國人,兄弟姐妹六人。他一頭金髮遺傳自土耳其裔的曾祖父,科瑪爾。

科瑪爾曾是一位無畏的記者,還曾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崩潰前擔任過內政大臣。20世紀初科馬爾舉家定居英國後將姓氏改為強森。

強森的童年有一部分時間是在英格蘭埃克斯穆爾自家農場的田園風光中度過的。他的兄弟姐妹們在學習和體育運動方面互不相讓。

強森的父親斯坦利(Stanley Johnson)是英國保守黨資深成員。七十年代早期成為首批歐共體專員,負責污染控制,因此舉家遷往布魯塞爾。強森在那裏結識了未來的第二任妻子惠勒(Marina Wheeler)。

不過,父母的離異讓他不得不回到了英國的寄宿學校。

後來,他得到了著名的伊頓公學獎學金,不僅成了兩位英國王子的學長,他的校長也曾是前首相布萊爾的舍監。

強森很早就宣稱,他的人生志向是成為「世界之王」。

Greek minister for culture Melina Mercouri speaks with a young Boris Johnson, June 1986
Reuters 強森1983年進入牛津大學,曾任牛津辯論社主席,該辯論社1823年成立,有英國政治家的搖籃之稱。

從伊頓到牛津

在伊頓公學參加戲劇表演時,強森因為經常忘記台詞而成為同學的笑柄。他經常遲到,深信自己與眾不同,未來前程無限,校規舍規對他不適用。

當年的舍監說,儘管強森平時不拘小節,有各種瑕疵,他不是真的叛逆,在重要關節點從不越雷池。

1983年,強森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古典文化,積極參與各種政治活動,憑借個人魅力贏得眾人歡笑、歡呼、擁戴,當上了牛津辯論社(Oxford Union)主席。跟他爭奪過保守黨黨魁位置的戈夫也擔任過這個精英組織的主席。

不過,這個職位是以偏離保守黨傳統,支持當時流行的社會民主主義換來的。

《紐約客》文章指出,強森在競選牛津辯論社主席職位時,先是表示支持當時很熱門的社會民主黨 ,當選後改變立場,轉而支持保守黨。曾有人提醒他這樣出爾反爾會有後果,但歷史似乎表明沒什麼人在意這種事。

他在牛津娶了據稱是牛津校花的姑娘。可能因為婚禮上錯穿了別人的褲子,也可能因為結婚戒指戴上不到一個小時就失蹤了,他的第一次婚姻只維持了不到三年。 (相關報導: 變天!英國政壇改朝換代,這些人物摩拳擦掌搶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 更多文章

2000年約翰遜擔任《新政治家》主編

「妙筆生花」的記者

從牛津畢業後,強森的事業起步並不順利,第一份管理諮詢的見習工作只做了一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