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俄羅斯經濟的表現卻優於許多人的預期。然而,《日經亞洲》指出,俄羅斯經濟的改善掩蓋無數弱點,包括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嚴重,而中國經濟放緩加上俄羅斯傭軍集團瓦格納的首領普里格津24日疑似發起叛變未遂,這兩件事讓俄羅斯經濟蒙上陰影。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儘管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但俄羅斯經濟一直顯示出溫和的穩定跡象,表現優於許多人的預期。官方數據顯示,受到制裁衝擊,俄羅斯經濟去年萎縮2.1%,但遠遠優於此前預測的暴跌12%。
今年4月,俄羅斯經濟部公布一年來首次月成長年增3.3%,但GDP仍較 2021年同期下降0.6%。俄羅斯央行5月將今年的年成長預測上調至0.5%至2%,理由是「經濟更快地適應新環境」。然而,俄羅斯剛出現的經濟反彈面臨著巨大阻力。
《日經亞洲》指出,俄羅斯的經濟復甦仍然脆弱,可能很容易因國內政治不穩定或嚴重依賴的中國經濟放緩而脫軌。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領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24日疑似發起叛變未遂,俄羅斯政治不穩定的風險變得顯而易見,這起事件引發莫斯科證交所(Moscow Exchange)出現拋售,而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觸及近 15個月低點。

目前仍不清楚瓦格納事件的長期影響,但除了政治風險增加之外,專家還警告,俄羅斯經濟的改善掩蓋了無數弱點,包括對中國日益嚴重的依賴。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俄羅斯及獨立國家國協首席經濟學家格沃爾吉安(Lilit Gevorgyan)表示:「由於制裁,俄羅斯正進入結構性經濟問題時期。經濟數據掩蓋了一些問題,例如熟練勞工的流失、獲得西方技術的機會、私人資本投資,這些可能會讓俄羅斯經濟在未來幾年內陷入低成長陷阱。」
最直接的威脅包括貿易帳戶惡化速度快於預期、本國貨幣貶值、技術進口機會減少。甚至在瓦格納發起叛變之前,從今年1月1日到6月16日,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就下跌了20%。
俄羅斯經濟對中國日益依賴
儘管印度已成為俄羅斯原油的主要買家,但俄羅斯的經濟更依賴中國。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在制裁下萎縮,中國今年可能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2022年,對中貿易額佔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的22%,比前一年同期成長29%,達到1900億美元。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依然保持強勁成長動力,今年1月至5月雙邊貿易額接近940億美元。
格沃爾吉安表示:「至少短期內,俄羅斯及中國之間的雙邊貿易將增加,這僅僅是因為俄羅斯無法實現宣稱的進口替代,而中國的進口產品最有吸引力,可以取代目前受制裁市場所損失的供應。就此而言,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不太可能對俄羅斯進口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報導: 俄國內亂後,瓦格納在非洲的勢力會瓦解嗎?《經濟學人》:非洲人怎麼看莫斯科是關鍵 | 更多文章 )
The rise in exports from China to Russia has more than offset the drop in exports from the G7. The notion that export controls can somehow stop the Russian war machine is - unfortunately - fanciful. Global trade is far too decentralized. Lowering the G7 cap is way more effective. pic.twitter.com/b5KnVRg2g4
— Robin Brooks (@RobinBrooksIIF) June 27, 2023
然而,她指出這種強烈的依賴可能會破壞俄羅斯想與中國建立更平衡夥伴關係的努力。她表示:「由於中國對進口俄羅斯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弱、原油價格下跌、俄羅斯盧布貶值,俄羅斯的貿易條件勢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