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有本土確診34499例,境外移入78例,總共34577例確診(包含95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5324例、臺中市4669例、桃園市3687例、高雄市3608例、臺北市3110例、臺南市2902例、彰化縣1880例、屏東縣1362例、雲林縣900例、苗栗縣882例、新竹縣878例、宜蘭縣796例、新竹市755例、南投縣688例、嘉義縣671例、花蓮縣607例、臺東縣492例、基隆市449例、嘉義市424例、澎湖縣219例、金門縣162例、連江縣34例。
國內疫情延燒,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BA.4、BA.5是7到8月觀察重點,但台灣在疫情應該會比較緩和,就算之後又出現真正的下一個大魔王「圓周率π」病毒,他相信世界各國頂多短暫對發生國採取措施,之後仍會開放國境交流。
林氏璧昨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對於猴痘應該不需要太擔心,因為短期內對全世界公衛影響最大的仍會是新冠病毒,而BA.4、BA.5未來能在各國掀起多嚴重、多大的疫情,他指出7、8月是觀察重點。
林氏璧預估,若像台灣這樣剛經過大波BA.2的國家,疫情可能會比較緩和,而若之前經過大波的是BA.1,由於BA.1和BA.4、BA.5長得更不像,且離BA.1疫情高峰時間已經較久,在這樣的條件下,可能引起的疫情就會比較嚴重,但同樣是Omicron家族,多少還是會有交叉保護力。
對於國境限制,他表示,全世界國家目前沒有幾個為BA.4、BA.5再度縮緊邊境,之後也應該也不會,畢竟隨著這些變種株傳染力越來越增加,想靠邊境政策就擋下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國境開放相互交流應該是不太會回頭的趨勢。
他也提到,台灣防疫措施從原本的「14+7」一路降到了「3+4」,就算之後又出現了真正的下一個希臘字母大魔王「圓周率π」病毒,相信世界各國頂多短暫對發生國採取措施,僅是為了搶時間做研究,之後仍會開放邊境。
另外,林氏璧指出,除非後續出現更多證據,目前打原始株做出疫苗的第4劑,他建議在65歲以上或有免疫不全的族群施打,mRNA次世代疫苗美國期盼在10月開打,不過是針對BA.4、BA.5,還是Beta、BA.1,還未能有答案,只能等累積更多數據才能做出定論。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完整討論請至: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相關報導: 1922預約平台已退場,第三劑、第四劑疫苗怎麼預約?各縣市隨到隨打、醫院診所施打地點一次看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