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火持續延燒,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亮點交鋒》中指出,當戰爭爆發時,小國就把決定權交給大國了,如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過去曾說,若台海爆發戰爭,台灣就把命運交出去了,而小國為何會被出賣,可以分成陷入民粹自決、全面依賴大國、低估大國博弈,以及錯估國際形勢這4點因素。
郭正亮說明,當小國領導人認為可以透過民主程序實現人民願望會成功,主觀意識太高,壓迫到客觀判斷,就會陷入民粹自決的氛圍,在媒體也只會聽到同種聲音,全國進入同溫層狀態;而全面依賴大國,則是小國對未來會發生逆境,完全沒有考慮到自身有多少籌碼,例如烏克蘭就覺得美國會幫它,所以沒有做好準備,全面依賴美國。
郭正亮解釋,當小國做出決定引起大國博弈的力量介入,大國之間到底在做什麼交易小國根本不清楚,因為大國有太多議題在協商,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衝突,但大國不可能互相毀滅,所以大國永遠會一直動下去,沒有毀滅的一天,但小國成為議題的風暴中心,但完全不知道大國身後的交易內容,進而導致錯估國際形勢。
郭正亮提到,大國博弈做出的多重交易,根據的是當下的國際情勢,很多是無法預測的,例如俄烏戰爭造成的通膨壓力飆升,糧食也出現問題等,烏克蘭可能以為靠著美國金融制裁俄國,使盧布貶值、俄國經濟崩潰,烏克蘭就會安全,但歐美國家的金融制裁沒有成功,大國也開始重新計算成本。
「小國必然是戰爭的輸家!」郭正亮指出,只要進入戰爭狀況,戰場永遠在小國,決策權永遠在大國手上,這是大、小國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現實,也是國際政治的悲哀,以俄烏戰爭為例,可以解決俄烏戰局的決策權就握在美國和俄國手中,但現在僵持不下,所以希望中國參加,但無論如何決策權都不在烏克蘭,「這就是國際政治的可怕、無情。」
只要有地緣政治矛盾的地方 「美國就必然會出現」
郭正亮直言,小國不要以為可以用民主、鞏固自身價值就能決定一切,必須要考慮大國所界定的地緣政治、國家利益,以及大國進入博弈後,小國可能會面臨的情況,否則如果這些都沒有算準,小國會完全失去主導權,而這樣的想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韓非就講過這樣的話。
郭正亮表示,烏克蘭雖然面積、人口數都不小,但各方面與俄國相比就是有很大差距,而相比烏克蘭,芬蘭手上握有更多籌碼,但卻不像烏克蘭一樣提出加入北大西洋公約(NATO)的入會申請,因為芬蘭長期處在大國角力的衝突當中,深知俄國的利害,新加坡、菲律賓等國也都是長期夾在大國博弈之間的小國。
郭正亮指出,美國只要抓到地緣政治的矛盾就會介入,但並非隨便結合各種力量,只是剛好有地區出現民粹自決運動,又發現相關地區在地緣政治、經濟層面有一定的價值,美國就必然會出現,而這也是美國的全球霸權,不過美國鼓勵小國做出的選擇,一定是對自身國家利益有益處的,「所以你不要以為美國來烏克蘭,是在幫烏克蘭追求民主,不要搞錯了。」 (相關報導: 「援烏是無底洞」美國急抽身?郭正亮曝美俄4項協商:把烏克蘭交易掉了 | 更多文章 )
「你聽起來很冷血,但很不幸的,國際政治就是這樣。」郭正亮提到,美國在俄烏戰爭中不用出一兵一卒,且只花費98億美元,花這些錢就能讓俄國陷入這樣的局面,對美國來說是非常划算的買賣,國際政治就是非常無情的根據利害關係、國家角力計算可能的得利,「所以不要一天到晚講些有的沒有的,什麼民主關係堅若磐石,不要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