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錄影機、檢查站、線民形成密集網路「中華人民監控國」擴張不停步

中國政府的社會監控無孔不入(AP)

中國的威權政府正在採取步驟擴大對國內的民眾和各種通訊管道監控,而且各種監控機構的觸手正慢慢伸向中國境外。過去一個月出現的種種跡象和對維權人士的抓捕,讓我們對這個監控計畫以及其對中國和世界的未來代表的意義有更深入的了解 。

新疆——監控手段孵化器

一些觀察者表示,新疆西部地區是中國政府擴張監控計畫的「原爆點」。監控錄影機、檢查站和線民形成了一個密集的網路,對絕大多數居民進行嚴密跟蹤,尤其針對維吾爾或哈薩克居民。這個系統一直在採用各種新技術進行更新。烏魯木齊的一些旅館現在已經採用人臉識別軟體來核查訪客的身份證。等到6月烏魯木齊的新地鐵開通的時候,沒有身份證將無法購票。

去年7月,新疆當局要求居民在他們的手機上安裝一種特別的應用程式「淨網」,用來掃描設備中被認為「危險」或過於宗教性的照片和影片檔案,並向有關當局報告。開放技術基金會(Open Technology Fund)4月9日發表一份有關這個應用程式的技術審計報告,證實了這個程式的侵入能力。他們發現「所有安裝了這個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他們設備上存儲的所有文檔都會被送往一個不知名的監控單位」。這份分析報告還指出,用於將資料發送給遠端政府伺服器的通道非常不安全,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對其進行攔截和操縱。

監控活動不僅在新疆地區非常活躍,同時也在向全國各地擴張。這一點特別體現在臉部識別技術的應用、社交媒體的監控和正在嶄露頭角的社會信用系統。人工智慧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其投資人包括中國的科技巨頭阿里巴巴(Alibaba)——在上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家成立於香港的公司專門從事人臉識別工作,並且有各種不同的商業使用者使用它的產品進行支付或應用程式登錄。但是根據「石英石」網站(Quartz)報導,這家公司的客戶還包括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和廣東雲南等地的公安局,以及內蒙古地區的至少一座監獄。《華盛頓郵報》報導,4月7日在江西南昌,有關部門使用這一技術在一場音樂會上抓獲了一名「經濟犯罪」嫌疑人,而當時的聽眾多達6萬人。

社交媒體滲透

在社交媒體方面,早就有證據說明,一旦開始有關調查,警方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獲取QQ或微信等熱門社交媒體的使用者通訊和私人資料資訊。為了落實去年頒佈的《網路安全法》,一項新提出的警方實施方案可能將獲取使用者資料的活動擴大到刑事犯罪領域之外。同時, 中國的科技公司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他們被要求清理他們的網路和社區裡的「有害」資訊。最近幾周出現的大量新案件都有此情形,用戶因看上去是與朋友之間的私人通訊往來而遭到警方的處罰或審問。 (相關報導: 被寫進「區塊鏈」的北京大學醜聞:無視教授性侵、說謊迫害聲援學生 更多文章

4月3日,被拘押的維權人士黃琦對QQ和微信的母公司騰訊提起訴訟,稱騰訊公司向警方提供了他的資料和私人通訊記錄,而當時警方正在試圖針對他與一個人權新聞網站相關的工作起訴他。「改變中國」網站(ChinaChange)在第二天(4月4日)報告指出,自2月以來,政治自由派「玫瑰團隊」的大量成員受到警方的質詢和威脅,當局試圖迫使他們停止網上討論。從4月11日開始,一個微信群的至少8名成員因試圖組織支援良心犯家庭的行動而遭到拘押。《中國數字時代》公佈了一份日期為4月10日的被洩露的浙江杭州網警指令,表明了這些社交應用程式已經被監控機關徹底滲透了。指令要求對在一名在微信群裡批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用戶進行調查,而這個微信群僅有8名成員。這份指令確定了該使用者的真實姓名、住址和電話號碼,儘管他在發表這篇「犯上」的帖子時用的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