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性犯罪法律改革、台灣女飛官的真心話⋯⋯與其他本週時事。
晚安,以下是走走為妳/你精選的本週時事:
- 性別號外|數據:全球性平十年來原地踏步
我們與性別平權有多遠?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最新發布的價值觀調查報告,全球近9成人口對女性仍持有「根本偏見」——半數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合擔任政治領袖、40%認為男性更能勝任企業高管、25%認為男性打老婆是正當行為……
報告指出,這些帶有偏見的性別規範輕視女性的能力與權利,更是實現性平的主要阻礙,使得女性在領導層的代表性仍嚴重不足,即使在女性教育程度高於男性的59個國家中,性別間的平均收入差距依然高達39%,反女權的全球現象及疫情衝擊更使狀況雪上加霜。而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的估計,要達到性平還有300年的距離。
-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日本性犯罪法律改革里程碑
日本參議院16日通過重要性犯罪法律改革,將合意性行為年齡從已開發國家中最低的13歲上修至16歲,並將性侵罪的定義由「強制性交」擴大為「非合意性交」,也就是說,不只是受害者受到「暴力、脅迫」,舉凡加害者濫用社經地位等權力、受害者受酒精或藥物影響、心生驚懼等狀況,都可依性侵罪起訴。
日本國會近來審議一連串性/性別相關法案,眾、參議院相繼通過《LGBT理解增進法》,表明不應有因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不公平歧視」,並鼓勵機構致力提升對性少數族群的理解。
- 一個點子的誕生|AI幫助披頭四出「新歌」
英國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早在1970年解散,主唱約翰藍儂(John Lennon)更於1980年遇刺身亡,然而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近日透露,在人工智慧的襄助下,傳奇搖滾樂團即將發行由約翰藍儂親自演唱的「新專輯」。
保羅麥卡尼表示,團隊透過 AI 技術從帶有鋼琴伴奏的老舊 demo 中「提取」約翰藍儂的純人聲,從而進行混音並完成歌曲;雖然他並未公佈歌名,但外界猜測這首新歌就是過去因音質問題無法問世的藍儂創作曲〈Now And Then〉。
想了解更多AI浪潮對女性的影響嗎?敬請關注走走即將推出的專題報導!
- Quote of the Week|“I thought: If the boys can do it, then girls can, too.”
共機頻繁擾台,台海局勢也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焦點,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日前採訪兩位女性菁英飛官,呈現不同一般的報導視角。 (相關報導: 走走週報:他們的奇蹟40天 | 更多文章 )
女性在國軍仍屬少數(佔約15%),大多女性飛官駕駛運輸機,本次受訪的謝蕓梃少校以及郭文靜上尉僅是我國空軍史上第3、4位女性戰鬥機飛行員,也坦言女性身份不免令她們受到放大檢視,更如同所有職業婦女面臨蠟燭多頭燒的考驗,然而保家衛國的決心與能力絕對巾幗不讓鬚眉。
As tensions rise on the Taiwan Strait, female pilots like Captain Guo Wenjing are preparing to defend their country from Xi Jinping’s ChinaRead why women are joining Taiwan’s army in increasing numbers
— The Telegraph (@Telegraph) June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