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案囂囂嚷嚷已經數十天了,新北市府力挺新北市府員工。被網路一片罵聲,候友宜也遭到就任以來,最大民意考驗。事實上這波疫情以來,受到民意壓力的不只是候友宜,面對2022年疫情以來累計4000、5000多個死亡個案,民進黨政治人物同樣飽受壓力。
圍點打援的恩恩案
因為民進黨認為台灣要疫情擴大,和國外一樣確診比例,才能和國際相互開放門戶。這一個政策,造成不少人因疫情擴大而死亡。2022年以來,已經破4000、5000多人,估計全年上萬也有可能。這些人命就在政策下,成為政府《章魚遊戲》下的犧牲者。因此民進黨累積相當多民怨,民調也雪崩式降落。眼見7月如果沒有辦法讓疫情走低,民進黨能做的只有用法律蓋牌(降低Covid-19法定傳染病等級)。
恩恩案的出現,讓民進黨有了新的轉機,於是傾全黨之力,力圖將輿論目標轉向候友宜。而新北市政府的種種不乾不脆做法,恰好滿足輿論導向,於是一個完美轉移就因條件輻輳,得到良好功效。候市長頂替了民進黨被輿論攻擊光環,成為最佳羔羊。候友宜選擇最壞策略,讓新北市通聯紀錄成為羅生門,故意不讓事實整個呈現,受害的怕不只是他,而是整個新北市政府的公信力集體陪葬。這種對不起市民,有虧做民選市長職責,候友宜的操作,可謂拙劣至極。
事實上候友宜這也是咎由自取,他忽略自己是民選市長,代表的是人民,而非單純公權力。候友宜或許長期在公務體系中打轉,認為長官替下属解決問題,天經地義。但在台灣,市長是市民選票送上寶座的,已經和單純公務體系完全不同,候友宜這種做為,基本是角色錯亂,才會有這種不合時宜和脫序行為。如果候友宜處處以人民立場為自己立場,斷無恩恩案後續發展。
被消失而無聲的生命
一個聰明政客,會懂得誠實才是最佳公關管理,包庇下属或公權力,都是不當做為。而最後水落石出,社會必須感謝恩恩父母的不捨不棄,堅持和勇氣。然而恩恩案是因政府擴大疫情而受害個案,從源頭來說,候友宜問題是程序問題,而染疫是貨真價實本質問題。沒有政府改變清零政策,就沒有恩恩染疫問題,而現在恩恩染疫成為可不追究,整個社會卻只追溯程序問題,不免有點本末倒置。
從邏輯溯源來說,沒有疫情清零政策改變為與病毒共存,就沒有2022年以來的4000、5000多人生命消失,而這些生命殞落得悄然無聲,像秋天落葉,飄零得那麼自然。然而事實上,要沒有病毒進入,這些人或許會死,也不會死得這麼急促,甚至在可預見的將來,因某些藥物改善,如C肝,這些人如果沒有疫情,是不是可以安於天年,不需要這麼急速的被病毒奪走生命?!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從郭彥均事件談談言論自由邊界 | 更多文章 )
2021年韓國有一部很紅電視劇《章魚遊戲》,在遊戲中無法應付遊戲關卡的人,要失去生命。而台灣這場疫情遊戲也是,無法克服病毒的,就被消滅,美其名的藉口就是疫情,但疫情就一定會死亡大量的生命嗎?!如果從台灣前2年防疫過程,和能借鏡國外,怎會在毫無章法,處處被地方追著跑?等地方強烈要求下再改變防疫指引?!甚至如能延續2021年3月7日以前政策,相信這數千條人命,及未來可能被病毒奪走的生命,而這些生命卻沒有得到任何關注,沒有任何人為他們發聲。5000:1的生命權重,前者只剩下數字,後者得到超乎比重的重視和關懷,讓人驚訝生命價值竟如此扭曲和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