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直到11年前我所屬的機構成立之後,才有一個專門的單位照顧遭燒燙傷的兒童。」宏都拉斯基督教燒傷救助基金會復健主任葛拉茲雅,道出國家醫療資源匱乏的辛酸。類似的問題在其他中美洲國家亦然,許多熱血仁心的物理治療師,目睹傷患未能獲得妥善治療而感到痛苦,他們沒有能力改善大環境的寒冬,僅能盡力向外尋求進修機會,以期回國造福數以萬計的傷患。
《風傳媒》專訪3名來自中美洲國家的物理治療師,談及他們數十年的從醫生涯之中,如何持續不懈地精進技術、奉獻熱血和愛心,患者身上的疤痕漸趨柔軟的同時,他們的內心也已更加堅強。

治療師的告白:「目睹心碎的時刻,我也會崩潰」
葛拉茲雅(Grazia Maria Bruni Zanoletti)表示,她所屬的基金會只有聘請1名心理諮商師、沒有社工,「很多治療師沒有文憑或證照,只有實務上的經驗就進來工作。我們沒有什麼錢,要免費提供治療服務的話,就無法聘請太多的人。」也因此,治療師往往要負起排遣傷患心理壓力的重擔,她說:「常常目睹很心碎的時刻,我也會感到崩潰,必須獨自躲起來哭泣。」
葛拉茲雅說,曾有一位個案的人生經歷讓她無比心疼。2015年,該國一處傳統市場發生嚴重火災,70多名成人慘遭火吻,「當時沒有任何一家醫院可以提供完整的成人復健服務,於是原先只接收兒童傷患的我們,開始照護成人。」她說,有一對情侶被送來醫院,男生在火場時緊緊地把女孩護在懷中,最終傷重不治,女孩子的臉部、四肢有很嚴重的燒燙傷,經歷多場重建手術,終於挽回一條命。葛拉茲雅說:「但這才是悲劇,戀人因她而過世,導致她心理上承受巨大的痛苦。」
葛拉茲雅接著又表示:「更多時候,我會從堅毅不拔的傷患身上獲得力量。」2013年,一名9歲女孩不幸觸電受傷,電流跑遍全身,沒有辦法估計身體遭燒灼的比例是多少。女孩的右手臂被完全截肢,左手前臂也被截斷。葛拉茲雅回憶道:「我教她用殘餘的左手上臂,搭配輔具學習寫字、吃飯,但5年以來,她竟然自己學會用腳自理一切,這簡直是奇蹟!」

中美洲國家醫療困境:培訓人員離職,技術卻沒留下
陽光基金會2011年起在外交部全額補助下,針對中美洲國家主辦壓力衣製作、手部燒傷復健培訓計畫,迄今已有9國專業人員接受專業訓練,造福上萬名燒傷兒童。宏都拉斯基督教燒傷救助基金會也有參與,然而該基金會派往尼加拉瓜學習壓力衣專業的裁縫師後來離職了,導致技術沒能持續傳承下去。葛拉茲雅表示:「我真的為此感到遺憾。」
宏都拉斯基督教燒傷救助基金會遭遇的問題,其實是中美洲國家醫療困境的縮影,該區域精進技術的管道、資源稀少,醫療機構通常因人力或財力不足,只能派遣一名員工接受培訓。薩爾瓦多班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兒童醫院也有相同難題,該國物力治療師艾達(Ada)表示:「我們壓力衣部門只有一個裁縫師,但他到智利受訓後不久就辭職了,我當時震驚得差點心臟停止。」 (相關報導: 「對台灣的感謝說也說不完!」陽光基金會培訓拉美友邦燒傷處理專家,上萬傷患重獲新生 | 更多文章 )
艾達忿忿不平地說道:「他使得我們的壓力衣技術失傳。資源如此珍貴,如果一個機構願意培養你,你還如此回報,我們要怎麼對病人交代?他一走對我們造成的損失無法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