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能領薪水?宋朝趙匡胤年薪達7千萬,卻通通存起來…原來他想用畢生積蓄做這件事

原來在宋朝當皇帝,竟然也有薪水可以領?(圖/Wikipedia)

說罷稱呼,現在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匯率問題。大家知道,匯率是經常浮動的,物價也有個起伏,所以,宋朝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貫錢,折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又是多少元,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這麼說吧,宋朝大中祥符八年(西元一○一五年),一兩銀子折1600文銅錢(一千文為一貫);到了咸平中年,一兩銀子只能抵800文;而到了南宋孝宗時,一兩銀子又可以換三貫銅錢了。黃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國大歷史》中,基本以黃金的價格作為基準來換算。他是依據一兩黃金=十兩銀子=十貫銅錢這個假設,而以國際金價400美元一盎司來推算,一兩銀子今天的價值就是465元。一兩=1000文,那麼一文錢只相當於4角6分了,這樣的估算恐怕又偏低了。所以說了,很難用人民幣換算,從實際購買力來說,我更傾向於把一文錢看作一元錢(編按:約台幣5元)。

這是匯率和換算的情況。剛才這位朋友到路邊小販那裡兌換,一兩銀子只換了30個銅板,那是大大吃虧了,至少可以換1000個銅板,也就是一貫錢!

說到錢,大家來勁兒了,好幾個團友問我:宋朝是歷史上經濟最發達、人民最富裕的一個朝代。那麼,大宋朝究竟多有錢呢?讓范老師來講個故事:

陳恕當三司使財政大臣的時候,宋真宗剛剛即位,命令他將全國的錢糧總數報上來。過了很長時間,陳部長一直沒報告。皇帝急了,屢次催促他,可陳恕卻一拖二延始終不報。真宗皇帝終於忍不住了,命令宰相去責問他:

「你這個財政部長怎麼當得這麼糊塗?連個經濟總量都搞不清!」

陳恕倒好,振振有詞:

「天子正年輕,如果讓他知道國庫充實,恐怕會生奢侈之心。」

你看看,不肯露富,連皇帝都要瞞著!

好在他瞞不過我們,我們手頭有《朝野雜記》等資料,足可以將趙宋的家底摸個一清二楚。宋朝剛剛統一中原時,全年的財政歲入是1600萬緡錢(一緡是一貫錢,也即1000文),這已經是唐朝的兩倍了,所以宋太宗洋洋得意,以為撿了個大元寶,了不起得一塌糊塗;到了天禧末年,這個數字已被翻新到2650餘萬緡;嘉祐年間,又增加至3680餘萬緡。這之後,宋朝的經濟更是開上快速道路,「月增歲廣」,各項指數全面長紅,到了王安石變法的熙豐年間,全國經濟總量衝破6000餘萬大關;到了南宋淳熙末年,這個數字又變成了6530餘萬緡。

大宋朝的GDP佔當時全球的一半以上,有人甚至說佔80%以上,當然了,那個時候沒有聯合國,也沒有世界銀行,所以要確切數字還是有些困難,但肯定富得冒油,大家就隨便說吧。不過,縱向比較,有一個數字是錯不了的:宋朝鼎盛時期,一年的貨幣發行量(鑄錢量)高達五百萬貫,明朝總共276年的歷史,總鑄錢量也不過1000萬貫

作為全球第一經濟體的CEO,宋朝的皇帝當然很厲害了!那麼這個CEO的年薪是多少呢?比起今天的美國總統又如何呢? (相關報導: 法國總統日理萬機賺多少?馬克宏月薪50萬 更多文章

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那畢竟只是一句口號,皇帝自己也知道不能光靠口號吃飯,作為一份工作還得有薪水,做皇帝也是工作。皇帝的工資叫「好用」,宋朝每個皇帝都有1200貫的「好用」,每月如此,相當於月薪。如果以一文兌現在的人民幣一元,那麼1200貫就是120萬!月薪120萬(約台幣600萬),年薪就是1440萬(約台幣7200萬),相當於240萬美元,而且不用繳稅。美國總統聽了恐怕都要自歎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