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步調紊亂、方向搖擺不定的美國總統川普,再度使出拿手絕活「髮夾彎」,12日突然宣布他已責成經貿幕僚研究如何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川普過去對這項史上規模最大、由前任總統歐巴馬主導的自由貿易協定深惡痛絕,斥之為「一場企圖強姦美國的災難」,只會讓美國被其他國家佔盡便宜,去年一月上任之後不久就宣布退出。
中美貿易戰升溫 華府需要更多籌碼
川普12日上午接見一群來自農業州的州長與國會議員,據內布拉斯加州聯邦參議員薩瑟(Ben Sasse)轉述,川普當場指示美國貿易代表(USTR)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與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開始研究美國重返TPP的可能性;當然,前提是「依照我們的條件」(on our terms)。
分析家認為,中美貿易戰日趨激烈,美國回頭擁抱TPP將有助於拉攏亞太友邦,爭取更多抗衡與壓迫中國的籌碼。一旦中國針對美國的農業、零售業等產業展開關稅報復,相關產業也比較容易開拓其他亞太國家市場。

從TPP到CPTPP,美國抽腿,11國繼續努力
TPP號稱是「高品質、高標準、涵蓋範圍廣泛」的FTA典範為目標,談判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等12國,台灣也期盼加入,中國則被排除在外。TPP成員國2015年10月完成談判,2016年2月簽署協定,但川普2017年1月23日宣布退出,對TPP造成重大衝擊,也讓美國的亞太友邦大失所望。
在日本積極推進之下,美國除外的11國繼續召開談判會議,2017年11月11日,11成員國宣布就核心議題達成共識,並將TPP 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大致維持原本內容,雖然暫停適用20 項原先依美國要求而納入的條文,但仍保有接納美國重新加入的架構。CPTPP成員國GDP高達10兆2000億美元,占全球GDP約13.6%。
TPP攸關美國「重返亞洲」戰略 遏制中國勢力崛起
TPP原本是美國「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戰略的核心部分,除了擴展美國與亞太友邦經貿,也有制衡中國政經勢力崛起的用意。但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TPP成為兩黨反全球化民粹勢力的頭號打擊目標,不但被川普形容為「又一場災難,推動者是一批企圖強姦美國的特殊利益團體」,連一直力挺TPP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也被迫與之劃清界線。
儘管如此,美國還是有許多企業界領袖認為退出TPP是一大錯誤,會讓中國漁翁得利;而且川普偏愛的「一對一」貿易協定談判模式,未必能夠為美國爭取到更有利的條件。25位共和黨籍國會議員日前聯名致函川普,敦促他重返TPP談判桌,「讓美國人民能夠享受這些貿易夥伴帶來的巨大商機」。
真心想重返TPP?川普重大政策經常出爾反爾
重返TPP或CPTPP當然是一樁複雜艱鉅的談判工作,其他11國未必竭誠歡迎美國帶著一長串要求和條件「浪子回頭」;而且川普經常在重大政策上出爾反爾,目前還很難評估他對重返TPP到底有多認真。
不過共和黨人還是對他的最新表態頗感振奮,薩瑟參議員就著眼於近日急遽升溫的美中貿易戰指出:「美國想要遏阻中國的詐欺行為,最好的作法就是挺身而出,帶領其他11個奉行自由貿易與法治、寧可與美國而非中國同一陣線的亞太國家。」
美國準新任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12日表示,他在擔任國會議員時期就支持TPP,「中國的企圖心有經濟的成分,我們必須身在局內。而且經濟活動都有外交的考量,我們必須深度介入亞太地區,我也相信現任政府會做到。」 (相關報導: TPP 2.0浴火重生!沒被川普打倒,11國在智利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 | 更多文章 )
今年一月川普接受財經電視台CNBC專訪時表示:「我願意加入TPP,前提是我們能夠談出一個大幅改善的協定,舊有的協定糟糕透了。」今年二月川普會見澳洲總理騰博(Malcolm Turnbull),也提及重新加入TPP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