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創新界奧斯卡獎」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12日在美國紐約公布得獎名單,工研院以「流體驅動緊急救難技術」贏得評審團青睞,勇奪「應用科技-商業安全」類銀牌,這是工研院研發技術繼2015年來第四度榮獲愛迪生獎,顯示台灣的創新能量深具國際級的研發實力,同時這項技術已獲得美國最大消防設備商Akron Bass及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網站Amazon(亞馬遜)青睞,另也接到國際消防大廠TFT和Lions Product等的洽詢訂單。
結合撒水與照明功能 大幅提升消防救災效率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表示,新一代流體驅動緊急救難技術在視線不佳的火場中,以消防水流驅動渦輪發電,將救災的撒水與照明功能合而為一,大大減輕打火弟兄裝備的負擔;同時,新一代的消防瞄子燈不但配有LED暖白光照明,再加上熱顯像儀的應用,使消防隊員能清楚辨識火場中的火點或受難人員位置,大幅提升救援效率。
胡耀祖表示,利用水壓帶動發電的原理,不僅可用於消防瞄子燈上,工研院也將之應用於室內消防撒水頭,利用水流發電驅動緊急雷射光源,能依據各種不同室內空間需求,預先設定光線往安全出口方向投射,當火災發生室內濃煙密佈、一切黑暗時,撒水頭的雷射光源上的特殊光學遮罩,可在充滿煙霧的火場中投射出清楚的指示圖,標示逃生方向。此發明的規格如能融入消防規範中,將可大大增進救火環境安全。

工研院指出,「流體驅動緊急救難技術」自2008年起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例如德國iF、Reddot、美國IDEA、匹茲堡發明展遠東最佳發明獎、日本Good Design大獎及國家發明獎等殊榮,另在2015年亦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及在2016年榮獲美國NASA Tech Briefs開創未來獎。 (相關報導: 高通不滿公平會開罰暫停與工研院合作5G,李世光透露已啟動替代方案 | 更多文章 )
該技術以「共生式設計」開啟水力發電的新應用,提供給消防員更具安全的救災利器,已獲得全球30件專利,並已技轉給相關消防設備廠商,在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的大力合作下,也已實際導入台南市、台北市、基隆港務局等10個縣市政府及近100個消防分隊,累積千場以上的火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