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宣布,有52213例本土確診,境外移入33例,總共52246例確診(包含172例死亡),確診人數中,臺中市7909例、高雄市6992例、新北市6444例、臺南市4841例、桃園市4680例、彰化縣3873例、臺北市3516例、屏東縣2403例、雲林縣1617例、新竹縣1283例、苗栗縣1226例、南投縣1208例、新竹市1127例、嘉義縣980例、宜蘭縣980例、嘉義市782例、花蓮縣739例、基隆市699例、臺東縣514例、澎湖縣243例、金門縣118例、連江縣39例。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對於什麼時候能回到單日確診萬例之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認為,因最近人流逐漸回升,恐怕「沒這麼樂觀」。醫師沈政男也發表意見,若一直達不到萬例以下,就只能靠1做法,不過他也坦言需要附上的代價很大。
沈政男在臉書上發文分享,過去民眾可能只看單天的確診數,就沒有曲線圖的概念,目前來看,新增數目已經形成七天一個循環。針對羅一鈞所說的「兩週內降到萬例以下沒那麼樂觀」,他指出,距離三百九十萬確診其實還有三週,「因為五萬與一萬的平均是三萬,還有二十天才會增加六十萬(目前是三百三十萬)」。
但沈政男強調,屆時如果達不到,不是他不準,而是「人流指數一直在上升」。他更指出如果單日達不到萬例以下,那就只能靠更多人確診來提升群體免疫,從染疫比例17%增加到20%,就會下行破萬了,只是若每增加1%確診人數,也會連帶的增加352人死亡,所以其實要付出的代價也很殘酷。
對於BA.4、BA.5的免疫逃脫,他直言其實結論都是大同小異,「BA.4、BA.5對BA.1染疫者會有免疫逃脫,但程度比BA.1對Delta小很多」,且台灣多數是BA.2,所以免疫逃脫程度會更小。而提到死亡人數,沈政男則認為情況樂觀,以同一天發病者來計算,在六月初致死率已達萬分之15.7,「死亡人數快降到一百以下了」。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相關報導: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肆虐!日研究發現「BA.4、BA.5已進化」,專家警告:症狀不像一般感冒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