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招喚投身綠能 鐵工老闆變光電廠商

浤倡國際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錦在吉兒幼稚園發動義買。(圖/徐炳文攝)

浤倡國際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錦再在大自然招喚下投身綠能產業,一路從鐵工老闆、太陽能板代工到大陽能光電廠商,喜愛大自然的他還在自家工廠內打造開心農場,下田享受田園之樂。他熱心公益也不落人後,奉獻公益不遺餘力,為社會散播陽光。

梁錦再20年前原是做鐵工廠老闆,民國97年開始協助做光電系統商代工,一開始是做太陽能熱水器,後來接觸到太陽能光電,成為光電業者,他如今有2間公司,公司營業項目是太陽能產業相關一貫化作業,除太陽能板、逆變器是其他配合廠商提供外,從施工、原物料、建設、掛錶、協助申請補助款都由公司一條龍包辦。

代工光電業入門不順遂 梁錦再創業維鞎

話說創業緣起,梁錦再說,20年前他是做鐵工行業的,他民國97年開始協助做光電系統商的代工,當初政府還沒有大力推行所以一開始運作模式是用代工切入這個產業。

梁錦再表示,他那時候開鐵工廠接觸太陽能產業之初頂多製作太陽能骨架,類似鐵皮屋的支架,並把鐵皮屋鐵皮換成太陽能板。當時有得到來自美國、德國等資訊,見這些國家1、20年前就開始發展綠能產業,他當下認為,這個產業前瞻性很好,加上他喜歡大自然,於是決定投身其中。

然而,梁錦再一路走來並不順遂,他說,政府大約102年才公布光電政策相關補助,由中央補助給台電,各縣市政府規劃補助款則是補助給民眾;由於一般民眾對光電相關產業因不了解,一開始質疑政府政策,大部分民眾也無法接受。

梁錦再擔心一開始民眾不了解這個產業,會覺得是政府騙人,提出很多質疑,這條路一開始走得很辛苦,自己從台電、能源局、工務局開始做流程整合,到處奔走與政府部門行政申請文書,幾經磨合才讓之後的申請光電補助流程順暢,也達到可以協助一般民眾了解申請光電補助過程,讓民眾開始相信「政府補助是真的,沒有騙人」。

勇於挑戰不棄單 梁錦再留下代表作闖出一片天

梁錦再一路走來也分別南北留下兩個代表作,他表示,屏東豬寮代表作,在施工方面比一般鐵皮屋困難,因為太陽能板下方是豬舍和雞舍,施工配合顧及牲畜活動遷移時間,避免驚嚇到牠們,影響他們產能,對施工時間及過程是一大考驗。

另一個代表作是宜蘭利澤工業區管理中心,由於宜蘭的天氣大多寒冷多雨,是太陽能業界公認施工最困難的地方之一,天候因素令施工人員不易施作,無法接續作業,因施工難度高,當時很多EPC系統商不敢接,但他當時認為天候是會變的,未必做不起來。

梁錦再指出,為克服宜蘭強風跟落雨日多天候,他的團隊施工法特別以連結原身的骨架施作,並考量以後的修繕維護,工程也都架高80公分。

梁錦再表示,當初會敢去宜蘭做,是因覺得就算天氣這樣,也不可能是會完全失敗的地方,「結果因為我這樣想以及團隊決策的成功判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這項成果剛好可以變成南北台灣光電產能交替的典範及里程碑。 (相關報導: SBL》花蓮監獄聖誕公益籃球賽 九太科技大秀灌籃美技 更多文章

大自然招喚加愛妻鼓勵 梁錦再成功跨進光電產業

熱愛大自然的梁錦再喜歡釣魚也嚮往田園生活,他索性在自己廠內打造一處小農場,在這個園地裡自己種樹、種花和種菜,也闢有小魚池養魚,梁錦再在公司忙裡偷閒倘佯在自己的小天地,釣魚、下田當快樂農夫,怡然自得。梁錦再覺得,自己栽種蔬果都是安全無農業的,吃的安心,這也是他的興趣。